近日從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分局了解到,從9月1日起,江門蓬江、江海兩區國省道和地方公路已開始實施治超非現場執法,9月15日前為教育糾正階段,16日起將對超限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每超載1噸罰款500元(最高不超過3萬元)。
據了解,目前江門境內的高速公路已全面實施治超非現場執法,為進一步加強對重點路橋的保護,形成高速公路、國省道治超一張網,江門交通運輸部門決定從今年9月開始在蓬江、江海兩區國省道和地方公路開展治超非現場執法。
據市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分局第二執法大隊隊長王國勛介紹,目前江門蓬江、江海兩區有非現場執法點5個,分布在江順大橋、濱江大道和新民大橋上。此外,新會、鶴山、恩平也設有監控點。未來,江門非現場執法點將逐步擴散至國省道和地方公路的重要路段、主要節點和重點橋梁。
按照實施方案,江門定于9月1日零時至9月15日24時為違法教育糾正階段;9月16日零時起,交通運輸部門將對超限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對不配合調查處理的涉嫌超限運輸當事人,市交通運輸局會將車輛相關信息抄送給屬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交警處理,并將違法超限的當事人信息列入誠信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情節嚴重的,將吊銷車輛營運證、駕駛人從業資格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并向社會公告;對拒不履行交通運輸行政處罰義務,依法催告后仍不執行的,將申請地方法院強制執行。
據介紹,國省道和地方公路的非現場執法是江門交通科技執法的一項新舉措,通過在國省道重要路段、主要節點和重點橋梁安裝電子稱量、紅外測量、高清攝像頭等系列智能監控設備,對雙向過往車輛進行超限檢測、實時鎖定,并將違法數據同步回傳至監控指揮平臺,交通運輸、交警等執法部門將共享數據、做出處罰決定。
“車輛超限對安全行車或運輸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誘發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王國勛介紹,超限車輛嚴重超過了公路和橋梁的設計載荷,致使路面損壞、橋梁斷裂,使用年限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