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京津冀地區柴油大貨車污染排放這一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11月23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將推動、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把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舉措,提升鐵路貨運能力,完善鐵路運輸服務,推進集裝箱海鐵聯運,加快提高鐵路運輸比例。
據統計,京津冀地區2016年貨運總量中,公路運輸占84.4%;區域內公路貨運以重型柴油車為主,保有量約83萬輛,占區域內汽車保有量的4%左右,氮氧化物排放占區域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而今年該區域內重型載貨車的保有量仍以兩位數增長。重型載貨車在京津冀地區保有量過大、增速過快、排放氮氧化物過高是導致區域內城市二氧化氮濃度超標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鐵路貨運的單位貨物周轉量能耗、單位運量排放主要污染物僅分別為公路貨運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調整京津冀地區交通運輸結構,引導貨運由公路走向鐵路,減少重型柴油貨車使用強度,是改善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的關鍵舉措之一。”劉友賓說。
據介紹,為推進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貨運交通結構調整,環保部在交通、公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已經加強了在用車的環保監管。今年4月,公安部下發通知,在交通違章處罰系統中增設超標排放處罰全國統一代碼,“環保取證、公安處罰”聯合執法機制已經建立并有效實施。
目前,天津港、黃驊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濰坊港、煙臺港等已經停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劉友賓透露,環保部下一步將鼓勵發展清潔貨運車隊,實行錯峰運輸,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禁止柴油貨車運輸生產物資。同時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共管共享的遙感監測網絡,對柴油貨車等高排放車輛,采取全天候、全方位綜合管控措施,實現超標排放、超載超限等違法車輛“一地違法,全國受罰”。
港外媒體視野
京津冀地區柴油大貨車污染排放這一熱點問題不僅在國內備受關注,同樣引起了港外媒體的高度關注,不少港外媒體都對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23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進行了解讀,并且各有其關注地重點。
港媒關注柴油貨車成京津冀治霾障礙:嚴格控制重污染卡車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4日報道,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11月23日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人們努力將貨運由公路轉向鐵路,但國內工業腹地的重型柴油貨車這一大型污染源的數量仍以兩位數速度增長。
他說,這一增加導致今年京津冀地區有害的二氧化氮的水平上升。
“區域內除個別城市外,二氧化氮濃度均超標,”劉友賓11月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重型載貨車在京津冀地區保有量過大、增速過快、排放氮氧化物過高是導致區域內城市氮氧化物濃度超標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說,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貨運交通結構是壓在區域空氣質量改善頭上的“三座大山”。
他說,去年京津冀地區重型柴油車保有量約83萬輛,氮氧化物排放占區域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
報道稱,政府今年在努力實現在霧霾嚴重的北方地區改善空氣質量的目標,并對工廠實施嚴格限制,控制他們使用廉價但污染嚴重的卡車。
報道稱,在近期北京嚴重的空氣污染期間,硝酸鹽——大量來自柴油貨車——仍是空氣中有害的PM2.5顆粒中增長最快的元素。
11月23日,環保部要求加快讓鐵路成為貨運主要部分的進程。
劉友賓說,目前,天津港、黃驊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濰坊港、煙臺港等已經停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
他補充說,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禁止柴油貨車運輸生產物資。
報道稱,盡管采取了措施減少工廠和汽車排放,但中國北方的污染水平仍居高不下,政府實現空氣質量目標的壓力不斷增大。
他說:“如果一些地方因為工作不力……導致空氣質量遲遲不能改善,給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拖后腿,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我們將進行量化問責。”
英媒:中國治霾推高天然氣需求 關注天然氣卡車在中國走俏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7日報道,中國正推進利用天然氣取代煤炭作為供熱燃料,希望減少城鎮地區空氣污染,而印度則缺乏煤炭資源,這兩種因素都推高了液化天然氣價格。英媒認為是因為中國治霾推高了天然氣需求,以及印度煤炭資源這兩種因素推助亞洲天然氣價格創新高。報道稱,中國很可能在2018年繼續增加進口天然氣,因為現有的長期合同恐怕無法滿足需求。
英媒稱,隨著政府加強治污行動,包括對重型柴油車輛的管控,液化天然氣(LNG)卡車在中國的銷量今年有望創下新高。報道稱,在中國目前正在運營的載重40噸到49噸的600多萬輛重型卡車中,LNG重卡占4%。去年,中國的貨物運輸量為430億噸,其中大部分是經公路運輸的。
報道稱,隨著運輸公司和制造商把目光轉向天然氣車輛,對LNG卡車的需求正在猛增。北京認為,使用天然氣是克服霧霾的重要舉措。
英國IHS馬基特公司分析師凱茜·劉(音)說,今年前7個月,LNG重卡在中國的銷量達到近3.9萬輛,增長了540%。原因之一是河北、山東和天津等北方地區的港口今年開始禁止使用柴油車運煤。
中國最大的重卡制造商——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經理穆雷(音)說:“今年,LNG卡車火起來了,這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動。”
報道稱,11月,北京還將對北方數以千計的使用柴油卡車的工廠采取限制措施,一些工廠將被迫采用鐵路運輸,還有一些工廠將考慮使用LNG卡車。
英媒稱,企業高管們表示,中國鋼廠正在紛紛減少訂單、限制鐵礦石購買、并準備面對營收減少局面。北京冬季治霾行動加碼,中國政府命令部分北部地區工廠今冬將產出減少一半。
據路透社9月28日報道,中國政府要求28個北方城市,包括鋼鐵生產大省河北省的部分城市,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間治理嚴重的大氣污染。
路透社:京津冀發起冬季治霾攻堅戰,將成立聯合環保機構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媒體11月1日報道稱,霧霾多發的中國京津冀地區將成立一個聯合環保機構,以協調該地區對抗污染的努力。媒體援引環保部官員的話稱,這個新機構是改善跨地區環境治理的更廣泛努力的組成部分,將于年底前組建。
報道稱,在9月份中國10個霧霾最嚴重的城市中,有8個位于京津冀地區,該地區正在進行一場冬季環保攻堅戰,將為實現空氣質量目標而削減工業產能,限制車輛行駛。
報道稱,制定該地區統一的環境標準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啟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計劃的一個關鍵要素。
研究顯示,首都北京的霧霾約有三分之一源自相鄰的河北省,該省是中國最大的鋼鐵產區,也是主要的水泥產區。監管機構承諾建立一個統一的環境治理系統,該系統將制定跨地區的排放標準,并防止北京的違規企業將生產活動轉移到鄰近的河北省。報道稱,監管機構還誓言在出現嚴重霧霾時實施緊急應對計劃。
英國路透社則稱京津冀發起冬季治霾攻堅戰,即,將成立聯合環保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