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銷量達到了25588輛,同比增長71.39%
一季度產量高達29550輛,同比增長91.87%,單月產量近萬臺。
上述數字是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定期披露的產銷數據,在2017年一季度,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用漂亮的業績為中國重汽集團迎來了開門紅。
說漂亮一點也不為過,即使拿來跟2010、2011年中國重卡銷量最好的年份相比(2010年中國重卡首次突破百萬輛),今年一季度的產銷也超過了中國重汽2010年、2011年同期,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作為中國重汽集團銷售的主力軍,中國重汽銷售部承擔著市場開拓的重任,它為上述業績的取得貢獻了突出的市場銷售成果。
在中國重汽銷售部掌門人張曉東看來,這是中國重汽銷售部聚焦、突破思路指導下的成果,是多年年深耕廣拓、夯實基礎從而打下的鋪墊。
發揮優勢 突破短板
“中國重汽一季度產銷創下歷史最好水平,既得益于基建項目開工帶動了工程車輛的熱銷,也受益于物流市場及相關政策落實的推動。”張曉東表示。2017年一季度重卡市場的火爆延續了2016年四季度的市場行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基建和重大項目的陸續開工就帶動了自卸車、水泥攪拌車銷量的增長,而這正是中國重汽的強項,而公路運輸市場的持續向好,也讓物流車保持著較快的增長。而這正是中國重汽銷售部花了三年的時間所致力提升的短板。
中國重汽銷售部總經理助理楊樹海告訴記者,2012年中國重汽與曼合作以來,就把公路車放到了補短板的高度上來,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曼平臺公路牽引車每年都保持一倍的增速,其在銷量的比重已經占到一半,年度銷售近3萬臺。
記者拿到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重汽銷售部公路用車銷量已達到總銷量的54.8%,公路用車同比增長42.7%,而傳統優勢產品,自卸車、攪拌車均穩居行業第一,其中渣土車占全國總銷量的30%。
2017年,中國重汽銷售部延續了這一強勁勢頭,既保持了工程車輛的優勢,牽引車銷量同時快速增長,產銷從而創下了歷史新高。
“從去年9月開始到今年4月份,產品就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每月訂單都在1萬輛以上。”楊樹海介紹道。
轉方式、調結構
正是得益于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因此在市場旺季到來時,中國重汽銷售部抓住了機遇,沒有錯失市場機會。在采訪中,中國重汽銷售部的領導一再提到轉方式、調結構,事實證明,這并非一句空話。堅持轉方式、調結構,以用戶為中心,經營業績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目前,從產品結構來看,中國重汽銷售部已形成公路車和工程車相輔相成、齊頭并進的格局。在這過程中,中國重汽銷售部借助產品結構調整的契機,通過營銷能力的轉型、創新管理機制,實現了發展方式的轉變。
“原先中國重汽以技術營銷為主,這幾年我們更加重視市場營銷策劃,針對不同的區域市場,我們提出了具體的營銷措施,并且要求網絡協同,來增強網絡營銷能力,我們還成立了別動隊,推行項目責任制,實施生態圈建設,這些舉措使得中國重汽的營銷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就以生態圈建設為例,中國重汽銷售部通過與政府管理部門、協會建立合作關系,連同用戶、分公司、經銷網絡和服務配件網絡來共同打造一個閉環的營銷網絡,全面展開走訪,緊盯部門協會,細致服務用戶,從而收獲了大量的訂單。
據張曉東介紹,在干線物流、冷鏈、危化品、拉媒專線等細分市場,中國重汽銷售部均有不錯的表現。像干線物流,通過與韻達、順豐等知名快遞快運企業的合作,中國重汽銷售部已成功切入這一市場,后續還有批量訂單;在危化品市場,中國重汽銷售部目前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5%;在冷藏車市場,中國重汽銷售部通過與國藥集團、順豐等企業的合作,市場份額已上升至第三位。
產品是根本 服務來保障
一季度中國重汽銷售部在各細分市場的多點開花,還離不開產品和服務的加持。
“一季度豪瀚的銷量已達到6000輛,遠遠超過我們預期的目標,這款主打性價比的產品已經連續兩年實現銷量翻番。”張曉東說道,而明星產品HOWO-T系列更是中國重汽銷售部的當家花旦,幫助中國重汽銷售部打開了諸如快遞快運等多個市場。
“快遞快運企業要求的就是高效、自重輕、油耗低。可別小看高效這兩個字,它背后代表著很多東西:車輛要可靠,不能經常出故障;要能長時間連續運行,車輛要始終保持在較好的狀態。”張曉東表示,而曼平臺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車輛能夠長時間連續運行,發動機始終保持在好的狀態,而且油耗很低。據介紹,在同樣的工況下,HOWO-T系列能比同類產品省油1%~3%。在自重方面,除了曼平臺產品一開始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輕量化的問題,推向市場后,經過不斷的調整和適應性改進,如今產品自重有著明顯的優勢。
在中國重汽銷售部,有這么一句順口溜:重汽不重、曼機不慢、擼起袖子省油干,這正是對曼平臺產品最好的概括。
而服務領域的自我革命,也讓產品銷售有著更堅實的保障。無論是智慧重汽APP,亦或是不停車服務,還是全生命周期的終身托管式服務模式,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提升了用戶的滿意度,而且引領著重卡服務的發展方向,鞏固了中國重汽在行業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