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幫我們吧,我們的車被冒用搶注了ETC,沒辦法解綁……”,12月7日中午,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接到山東傳龍冷藏物流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傳龍打來的電話,他言語間透露出相當焦急的情緒。
事情的原委還要從12月6日說起……
12月6日早上8點06分,李傳龍在公司群里發布了一條信息,通知群里的卡車司機辦理ETC:
李傳龍:“ETC交通廳規定下月一月一號全國開始實行,農行正在公司免費辦理業務。把內容發群里可以了。”
李傳龍:“格式,張三,身份證號,電話,住址,車牌號,顏色,公司名,品牌型號,就可以辦理了。”
李傳龍:“抓緊報群里給你登記上可以辦理了”
消息發出去后,各位卡車司機也非常積極地把各自的信息發到了群里,沒想到第二天,上門來辦理ETC的農行工作人員,把這些信息錄入進去后,卻一再提醒,“寫入車輛信息失敗”,原因是這些車輛已經在xxx時間在廣西、江蘇等地,辦理過發行業務,要聯系渠道方處理。
然而,這些信息除了車牌號是對的,其他信息全都是捏造的,連辦理的銀行都查不到,這意味著李傳龍他們連解綁的機會都沒有。
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農行工作人員還爆料了一個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登陸魯通卡后臺查看信息,看到同一個身份證竟然注冊了3.5萬多輛車的ETC!
如此大量車牌信息到底是從哪來的?為什么用虛假信息就能辦理ETC?
該農行的工作人員透露,主要是政策原因,國辦今年5月印發的《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明確,力爭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各省(區、市)高速公路入口車輛使用ETC比例達到90%以上。
緊接著,交通運輸部在使用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ETC的安裝目標。在其印發《關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里要求,截止2019年底,全國高速公路要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的小目標,各省汽車ETC安裝率要達到80%以上,使用率要突破90%以上。
政策一出臺,指標不僅給大銀行分下來了,各地方政府和高速管理部門也承擔著推廣和落實的重任,完不成要被問責,各單位緊扣目標,使出各種手段全力推進ETC推廣普及工作。而一些地方性銀行覺得這個客戶群還可以,于是也去做了。
時間短任務重,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要實現如此高的目標,實現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如果硬要實現,也不是沒有辦法。
這半年來,各種轟炸式ETC推銷,相信大家也都見識到了,隨之頻出的各種亂象,也讓這項惠民的政策偏離了正軌,變了味兒。
ETC申請、注冊監管不到位,后期ETC技術應用也仍需不斷完善。以貨車ETC記賬卡為例,其好處不言而喻,但發行推廣也有難點。由于貨車用戶分散,記賬卡發行需要銀行授信管理;此外貨車車型常發生變化,這對ETC標簽寫法、車型識別都提出了一定挑戰。
以前,每次進出收費站時的長時間排隊等待是卡車司機最苦惱的一件事,如果不能成功安裝ETC記賬卡,不少地方高速公路在2020年即將啟動“僅保留一條一進一出人工車道”的措施,屆時這些沒有辦理ETC記賬卡的貨車在高速排隊等待的時間更長,要建成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運輸體系則變成一紙空文。
李傳龍他們本想著統一安裝貨車ETC記賬卡后,就能享受更高的通行效率和 “先通行后付費”的記賬付費好處,沒想到他們的夢想卻被“一個又一個不存在的人”給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