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有兩家汽車企業因為生產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被環保部實行行政處罰,罰沒山東兩家汽車制造企業共計3877萬元!而這只是一個開始,2018年,環保部將在全國開展機動車和油品監督檢查。
在今天(1月9日)中午環保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首次對機動車生產企業直接實施行政處罰,實際上是向全社會特別是機動車生產企業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就是下一步,環保部將加大對車企的監管執法力度,大力度開展機動車污染治理。”
據悉,此次環保部對這兩家機動車企業實施行政處罰,是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后國家層面對汽車生產企業的第一單。被罰的兩家汽車制造企業分別是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凱馬汽車)和山東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其中,凱馬汽車生產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以及污染控制裝置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一條和五十二條的規定,被環保部罰款31742102.89元,并被責令停產整治。
與此同時,山東唐駿歐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也因生產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被環保部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二倍的罰款,罰沒款合計7036317.64元。環保部官網公布了相應的環法[2017]10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
環保部委托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對兩家公司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表示,到期不繳納罰款,將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
田為勇表示,在環保部2014年以來開展的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督檢查工作中,多次發現這兩家公司存在故意造假、生產不達標車輛行為,在行業中造成惡劣影響,嚴重影響機動車排放標準升級效果,環保部對兩公司進行了約談,要求立即整改。
但是,本次抽檢山東凱馬、唐駿歐鈴各3輛輕型柴油車進行排放測試,測試結果均不合格,超標情況嚴重。山東凱馬車輛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的5.7-5.9倍,碳氫+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5.6-5.7倍,顆粒物是標準限值的1.1-1.5 倍;唐駿歐鈴車輛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5.4-5.9倍,碳氫+氮氧化物是標準限值5-5.5倍。本次抽檢山東凱馬3輛重型柴油車OBD 檢驗不符合標準要求,屏蔽部分主要功能,屬 “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冒充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行為,存在主觀故意,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此次調查的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依法應當從重處罰。
據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介紹,全國2億輛在用車,屬高污染車的約占10%至20%,這部分高污染車排放的污染物約占機動車污染物總量的60%至70%。
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丁焰
《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要求省級以上環保部門實施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改變了過去監管部門不明確、職責劃分不清、處罰依據不足的問題。
“為確保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環保部將嚴格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采取更積極、更主動的措施,持續加大新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機動車環境監管的長效機制。”田為勇說。
他介紹,環保部將加快建立完善事前的信息公開制度、事中的達標監管制度、事后的環保召回制度“三位一體”的機動車環境監管體系。在新生產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制度和在用車定期檢驗制度的基礎上,建立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督檢查制度、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監督管理制度,配合質檢總局研究建立環保召回制度,配合交通運輸部加快建立機動車檢驗/維修制度。將機動車環境管理納入環境保護監測和監管執法體系,確保機動車環保檢測數據質量。
田為勇說,此外,環保部還將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對新車環保達標管控。他介紹,2017年年底,全部在用車定期檢驗機構已完成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遙感監測網建設和數據聯網,利用聯網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篩選超標車輛,為實現對新車生產企業精準化監管奠定基礎。
田為勇說,環保部還將繼續強化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基本原則,對整車生產企業、發動機生產企業、后處理生產企業及其他環保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常態化、不定期組織開展新車生產、銷售環節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篡改、屏蔽車載診斷系統(OBD)軟件、弄虛作假、未按要求進行環保信息公開等各類違法行為,并依法從快、從重處罰,建立整車企業、發動機企業及后處理企業等違法行為黑名單,實行多部門聯合懲戒。
環保部將把對有關違法企業處罰的信息通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有關部門,并督促地方環保部門對違法企業履行行政處罰情況進行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