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際化布局已經基本完成。”濰柴動力董秘戴立新近日對記者表示,在公司H股轉A股10周年之際,公司海外并購標的全部實現盈利。濰柴動力已經成為國內與海外均衡發展的全球性裝備制造龍頭企業。
根據公告,2016年,公司海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43.7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47%。其中,凱傲實現營業收入55.87億歐元,對濰柴動力歸母凈利潤貢獻6.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占比不斷提高。基于濰柴動力對凱傲的支持及凱傲自身業務的較高成長性,凱傲股價由上市初的24歐元一路上漲至目前的65歐元。
濰柴動力介紹,自2010年收購法國博杜安至2016年收購德馬泰克、美國PSI,濰柴動力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國際化布局。在歐洲市場,有博杜安、凱傲、林德;在北美市場,有全球領先的可替代燃料動力系統提供商PSI,以及自動化物流專家德馬泰克,能帶動濰柴動力發動機、凱傲叉車進入國際市場;在亞太市場,濰柴動力很早就有布局,而且這個布局非常契合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伊朗最大的客車廠所用的發動機20%是濰柴發動機;東南亞、俄羅斯、中東、非洲則是濰柴動力傳統的配套市場。
博杜安6M33系列發動機
目前,濰柴動力憑借其豐富的全球戰略資源,打通了新的產業鏈——智能物流產業鏈。公司方面預計,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濰柴智造出海,濰柴動力國內業務與海外業務的協同效應將逐步釋放。
海外收購企業全部盈利
都說跨境并購容易,整合難,而濰柴動力在境外收購的企業而今全部實現了盈利,并將與國內業務產生較大協同效應,這在國內跨境并購市場中實屬少見。濰柴動力是怎樣做到的?
“對于海外標的的整合,應該從并購方案的設計開始說起。”戴立新認為,對于海外并購標的的控制和影響,首先應通過股權設計來實現。
以收購凱傲為例,“我們當時準備收購凱傲之前,對它的業務結構、經營管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戴立新說,凱傲當時的大股東一個是KKR,一個是高盛,凱傲之所以虧損,是因為整個資金鏈都被大股東控制了,不允許公司自己融資、自己貸款,用錢都是大股東給放高息貸款,公司掙的錢都給大股東交利息了。
面對此格局,濰柴動力設計了一個方案,即濰柴動力的資金沒有直接去收購KKR與高盛持有的凱傲的股權,而是增量進入凱傲,拿到25%的股權,然后與KKR、高盛一起把凱傲推上市。濰柴動力與其他大股東共同經營,共同關心企業成長,支撐凱傲平穩過渡,也為濰柴動力后來的整合鋪平了道路,同時解決了KKR與高盛的退出問題。之后,隨著KKR、高盛在二級市場的不斷減持,濰柴動力不斷增持,成為了凱傲單一大股東。
按照德國慣例,公司每年的經營管理工作目標,須經過公司監事會的批準。而超過2000人的公司,公司監事會成員必須一半是股東代表,一半是工會代表,但監事會主席可以由股東來推薦。濰柴動力遵循德國規則,按照股東影響監事會規則對凱傲集團進行管控。在業務協同和整合方面,濰柴動力按照既定的“戰略統一、資源共享、獨立運營”的海外公司管理模式,采取“港人治港”策略,較少參與海外企業實際的經營管理。更加注重把控海外公司戰略發展方向、設立年度經營目標、強化管理層考核與激勵機制。
打通智慧物流產業鏈
濰柴動力介紹,完成國際化布局之后,濰柴動力不再是一個只跟重卡相關的企業,而是一個擁有豐富國際戰略資源、業務多元化的平臺型公司,是一個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
據悉,公司原有的國內業務跟海外業務的協同性正在逐步釋放。濰柴動力目前已經形成3大業務板塊:動力總成、整車整機、智能物流。目前,公司正在借助國際化布局打通智慧物流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中間包括凱傲的倉儲設備、濰柴動力的重卡、德馬泰克的倉儲及集散中心。而濰柴動力實際控制人——山東重工集團旗下子公司則擁有輕卡產品,能夠提供點對點的配送運輸。
據悉,2016年,重卡行業強勁復蘇,但其中70%的車用于電商快遞、日用百貨和集裝箱運輸等物流,與基建投資的關聯度大幅降低。濰柴動力預計,2017年,國內重卡市場規模可能會超過80萬臺,其中,物流車的增長還會繼續。濰柴動力在國內重卡行業的市場份額已超過30%,依此推算,2017年,重卡行業將給公司帶來25萬臺重型發動機銷售。
隨著國際化布局的完成,未來,濰柴動力海外業務將會逐步釋放利潤,重卡業務在濰柴動力的營收占比將逐步減少。據悉,凱傲對濰柴動力的歸母凈利潤貢獻不斷提高;隨著國產化產品逐步落地、PPA攤銷(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增值部分折舊或攤銷)大幅減少,林德液壓預計今年也會有良好表現。公司方面據此預計,2017年,公司海外業務貢獻的利潤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