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政府嚴厲打擊貨車超載后,國內玉米價格一路飆升,令買家對美國和澳大利亞高粱和大麥等低廉飼糧的需求升溫。
今年九月底中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嚴厲打擊貨車超載,導致玉米供應受到影響。中國玉米通常是通過貨車從北方產區運至南方銷區。
自十月初以來,中國玉米價格已經上漲約16%,因為政府向深加工企業提供補貼,加上多雨天氣導致玉米收獲放慢。這些因素對海外飼糧對華出口構成提振。貿易商稱,美國高粱以及澳大利亞大麥的出口裝運步伐加快。
分析師稱,超載檢查制約整體的運輸能力,推動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目前進口谷物更具有價格優勢。政府希望通過打擊超載來限制道路受損,減少事故發生。
能源市場消息靈通人士稱,中國政府向煤炭運輸商提供鐵路優先使用權,因為隨著冬季到來,燃料價格飆升。
貿易商和分析師稱,目前運到中國南方地區的美國高粱價格約為每噸1660元,約合每噸240美元,相比之下,國內玉米運到深圳蛇口港的成本為每噸2040元。飼料大麥價格為每噸1500元。
貿易商稱,自10月底以來,中國已經訂購逾20船(相當于100多萬噸)美國高粱,明年2月份到貨。供應商們沒有料到中國玉米剛剛豐收,對高粱的需求就出現突然激增,不過他們仍然預計2016/17年度中國高粱進口總量將會低于前幾年的水平。
一位新加坡貿易商稱,至少三船澳大利亞大麥正在駛往中國,詢盤數量也在增加。
中國是全球頭號高粱進口國以及第二號大麥進口國。
今年初中國政府取消了玉米臨時收儲項目,自那之后中國糧食市場一直變數不斷。中國國內玉米庫存高達2.5億噸,遠高于一年的消費量。中國政府一直在減少庫存,但是近期暫停拍賣國儲玉米,以鼓勵采購國產的新季玉米。
與此同時,中國貿易商表示,中國對玉米替代品的新訂單可能開始下滑,因為隨著政府采取措施提高運輸能力,將有更多玉米運抵華南銷區。
此外,近期中國的采購活動也推動高粱價格上漲,導致買家不愿進行遠期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