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過后重卡企業訂單爆發式增長,10 月份重卡行業主流企業訂單同比增速普遍超過100%,環比接近翻倍,部分公司的訂單排產已經安排到了12 月。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因為什么?至今年年底,重卡行業走勢如何?對此,廣發證券發布了一個調研報告,或能從中解析一二。
重卡行業近期的主要變化與背后邏輯
今年2 月以來,重卡行業持續復蘇,1 季度物流重卡銷量增速率先轉正,4 月份開始工程類重卡也隨之轉正,1-9 月份我國國內銷售的物流類、工程類重卡累計銷量同比增幅分別超過了35%、20%。我們在2016 年年度策略報告中強調了重卡行業復蘇的邏輯:
1、管理層政策思路上更重視穩增長,重卡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高;
2、重卡行業540 萬的保有量對應著很低的更新率,從結構上看,2015 年工程車銷量占比已經與美國13%的比重接近。
2016年8 月18 日五部委發布了治超新規,物流類重卡單車運力下降近20%,這類針對存量重卡的政策對當年銷量的影響會很大。9 月21 日治超新規實施以來,首先看到運價普遍10-20%的上漲。但運價的上漲并未立即體現到重卡銷量上,9 月份重卡行業26.6%的銷量增速甚至低于8 月44.2%的增速,原因在于重卡單價較高,用戶存有觀望心理非常正常。
十一期間,治超新規的變化在用戶之間進行了廣泛的傳播,信息充分交換以后,用戶的觀望期基本結束。我們草根調研發現,十一后重卡企業訂單爆發式增長,10 月份重卡行業主流企業訂單同比增速普遍超過100%,環比接近翻倍,部分公司的訂單排產已經安排到了12 月。
重卡行業10 月份銷量增速前瞻與未來展望
廣發證券估計,10 月份重卡行業的批發銷量增速在30%出頭,增速低于訂單增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洶涌而來的訂單讓產業內習慣了連年低銷售規模的企業措手不及,各家企業面臨著員工、駕駛室、后橋等不同的產能瓶頸;
2、經過多年風險教育,目前業內企業運營策略均偏保守(這點在各家企業謹慎的庫存策略上也有體現),對突然而至的大批量訂單態度也偏謹慎。我們估計,短期內產能不會大幅恢復,11 月份重卡行業產量可能環比增加10%-20%,對應11 月銷量增速可能在40%-50%。
廣發證券認為,業內普遍較保守的運營策略將延長本輪重卡復蘇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利于重卡整車企業的議價能力。與2010 年重卡企業訂單普遍回暖的走勢不同,目前主流企業的訂單和議價能力明顯好于非主流企業。經過了五、六年的調整,大客戶集中度明顯提升,用戶的甄別能力也有提高,本輪重卡龍頭企業受益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