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嗎?25.63升/百公里,這是2016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油實況挑戰賽·華中賽區冠軍——李慶虎于今天(2016年10月13日)創造的節油成績。這比上一站,比賽加嚴后華北賽區冠軍楊宏偉跑出的24.89升/百公里的成績“更差”。
本次分賽區最有看點的是有一位女司機王金芝參賽,王金芝一女挑戰11男,成為本次賽事奪冠的熱門話題,但是她最終卻爆了大冷門,以28.92升/百公里的成績差點墊底。
本站比賽唯一的女選手王金芝
“如果我還有機會參賽,肯定能拿個好名次”
不避諱地說,從8月25日西南賽區爆出24.63升/百公里的節油成績開始,外界對每站爆出的節油成績,有驚嘆的,也有質疑的,而且質疑聲隨著節油成績不斷刷新紀錄越來越大,伴隨質疑聲而變的是,中國重汽不斷在吸取前一站的比賽經驗,根據比賽現實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每一站的比賽方案和規則。
“我們根據每站所反映的情況,做修正和調整,就是為了體現比賽的公平、公正,真正驗證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在實際運營中的高經濟性。”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躍指出比賽規則調整的初衷。
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躍
而從上一站開始,華北賽區石家莊站的比賽規則已經做了調整,比賽路線設置更為復雜,時間要求也縮短了,調整后的規則已經比較貼近司機日常跑車路況和運輸情況。
調整后,華北賽區比出來的成績已經沒有那么“驚人”,到了鄭州站,隨著比賽路程的縮短(從中牟南服務區開始,行駛到南苑收費站,再到鄭庵收費站,最后返回到中牟南服務區,比賽總里程為76公里,比石家莊站少了7公里),比賽時間的要求更是卡得嚴(最初的120分鐘壓縮至90分鐘),路況也相對更為復雜,上下兩個高速,緩坡路段很多,以致于按以往以低速行駛換取低油耗的策略,已經徹底不適用了。
從石家莊站開始,有一種緊張的氣氛已經蔓延開了,此次華北賽區鄭州站更甚,12位選手全部都緊繃著神經,就怕超時。此次比賽,12位選手基本的車速都在70千米/小時左右,有些選手最高車速甚至開到了80千米/小時,有些選手油耗稍高一點的,就是因為怕時間不夠,慌亂中多踩了幾腳油門而落后于人。
王金芝此次在比賽中失利也是因為多踩了幾腳油門。“這次比賽我還是比較緊張,再加上對這車不熟悉,低估了它的性能,慌亂中掛了幾次擋都沒掛上去,幾次以為它沒勁了,按以前的駕駛習慣操作加油門,誰知道車自己又起來了。”讓王金芝感到非常遺憾的是,快跑完賽程的時候,她已經開始適應駕駛這車的時候,比賽也快結束了。“如果我還有機會參賽,肯定能拿個好名次。”
縱然是在此次比賽中失利,也沒有降低王金芝對豪沃T7H的好感:“說心里話,我非常喜歡這款車,外觀、舒適度、油耗和車輛性能,我都很滿意。尤其是駕駛室非常豪華,之前的車我坐上去人都看不到,這車坐上去,從外面看我坐在里面非常氣派。最讓我感觸深的是中國重汽T7H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我是真的很想換一輛T7H開。”
為何豪沃T7H能收服精明女老板王金芝的心?中國重汽集團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指出其中緣由:一是T7H的顏值比較高,二是車的舒適性確實比老一代豪沃有很大的提升,隨著智能化設備的應用,車肯定會越來越好開。以后開T7H的女司機肯定會更多。
中國重汽車非常對他們的“胃口”
河南作為全國的物流大省,中國重汽在當地物流運輸市場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卻很低,去年中國重汽在河南市場僅占到4%的份額,今年中國重汽在該區域市場份額翻了兩倍多,市場份額提升至10%左右。
“以前我們的產品優勢不顯,自重比較重,競爭力比較弱,自從曼技術產品上來以后,我們產品自重輕了,產品品質有了質的提升,在物流車里,曼平臺產品已經占到了60%以上。走過前兩年的市場培育期,今年曼技術產品上量非常快,銷售部在河南區域的銷量已經實現翻番,一些主力經銷商甚至翻了兩三倍。”段恒永指出近兩年中國重汽產品在河南的銷售情況變化。
中國重汽集團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
段恒永所描述的中國重汽在河南近兩年的銷售情況也得到了驗證,在比賽間隙,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遇到中國重汽商丘市正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傳剛,他是去年9月份開始拿下中國重汽銷售部在商丘的總代理。
自從白傳剛接手商丘市場以來,中國重汽產品在商丘的銷量一路走高,今年本來計劃賣150輛,如今,這個數已經打不住了,截至目前,他店里的銷量已經突破了200輛,“中國重汽在商丘市場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尤其深受80后司機的青睞,無論是外觀還是舒適性方面,中國重汽的車都非常對他們的‘胃口’。”目前的發展形勢讓白傳剛感到非常欣喜,“當初押寶中國重汽,看來是沒選錯。”
今年銷售部的目標要賣逾6萬輛
中國重汽選擇在河南辦節油賽也是考慮到該區域市場可挖掘的空間很大,尤其是T7在河南還有很大的潛力待挖掘。隨著今年GB1589政策的實施,用戶對車輛自重、油耗以及車輛性能要求越發苛刻。對整個物流運輸車市場來說,這是一次行業“大洗牌”。
在這次醞釀的洗牌潮中,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面臨一次翻盤機會,借這次洗牌潮,中國重汽能不能乘勢而上,關鍵就在這一兩年。
對于中國重汽這次面臨的轉折性機遇,段恒永實事求是地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機遇面前,我們針對政策的變化,在保證產品品質和性能的前提下,我們也在加緊采取系列化降自重措施。不過畢竟中國重汽品牌在物流行業的占有率和知名度,確實比較低,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今年銷售部的目標要賣逾6萬輛,其中,T7打算賣1.8萬輛,目前銷售部已經賣了逾4萬輛,完成今年的銷售目標沒有問題。”段恒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