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f Bulander 博士(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部門主席):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
歡迎大家于百忙之中蒞臨博世展臺——整個展館里唯一一個沒有展示整車的展位。
今天早上在來展館的路上,我親身體驗了一回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面對被堵得水泄不通的馬路,司機告訴我這種狀況對北京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墒墙煌ǔ鲂斜静粦撟屛覀兊纳钊绱嗽愀?,博世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應當享受到舒適便捷的出行方式。
今年正值博世集團成立130周年。自創立之初起,博世就始終奉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理念。而博世在汽車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最能體現這一宗旨。提升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品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就是確保人們的交通出行更為安全、環保和便捷。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分享博世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各個不同領域所作的努力。
2015年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業務的發展
首先,我想回顧一下部門在去年所取得的成績。據財報初步數據顯示,在全球汽車產量增長欠佳的市場情況下,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表現依舊引人注目。2015年銷售額增長12%,達417億歐元。
在中國,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2015年銷售額持續穩定增長,達到537億人民幣,與整體市場增長保持一致。其中,博世汽油系統和底盤控制系統業務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這也反映了本土市場對于清潔內燃機系統、電氣化和自動化技術的需求正在日益提高。目前,博世在中國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55,000名,而其中約32,000名專門從事于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解決方案,這一數據相較去年增長了16%。其中,約4,000名技術人員在全國12個技術中心孜孜不倦地推動著智能交通技術解決方案的創新變革。博世在中國的業務基地分布于全國27個不同城市,其中和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相關的就有19個城市。除此之外,我們還在不斷擴大投資,以期在中國市場取得更廣闊的發展:去年,博世在柳州新開了一家工廠;今年年中,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也將在蕪湖奠基建造新廠。
“新常態”下的中國市場依然充滿業務機遇
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超過2,400萬輛,較前一年實現4.7%的增長。盡管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汽車產業銷量增長減緩,但在如此龐大的基數面前,4.7%的增長同樣不容小覷。除此之外,隨著公共交通、個人出行,以及交通服務領域內技術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我們也看到各種多樣的商機應運而生,譬如新能源汽車、兩輪電動車、代客泊車,以及O2O在線打車服務。如今,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也紛紛涌入市場,引入了一系列新型商業模式。作為領先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供應商,博世已經開始與不少這樣的新興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如此富有活力的中國汽車市場對博世而言依然潛力巨大,一系列互聯化、自動化和電氣化智能交通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將幫助汽車更加安全、高效和互聯。
互聯汽車將變身駕駛員的智能助手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互聯技術。據第三方調研報告顯示,中國車聯網相關業務的銷售額在2016年預計會達到5,000億元。博世始終相信,在未來,車與車之間將實現互聯互通。也正是基于這一信念,多年來我們不僅注重將互聯網應用于汽車內部,同時不斷探索如何讓汽車成為互聯網的積極組成部分。
使車與車之間形成互聯的一個方式就是利用智能手機。通過博世mySPIN智能手機互聯解決方案,無論iOS或是安卓系統,都能輕松通過中控臺上的觸摸屏對各類應用程序進行操作。
互聯汽車還能帶給駕駛者更實時的信息。博世最新的電子地平線系統可以在車輛遇到道路擁堵或是交通事故之前向駕駛者發出警報,還能快速提供附近停車場或充電站的具體位置,在提供最大便利的同時,讓駕駛者在開車時掌握更大主動權,車輛行駛也更加安全高效。在未來,當高度自動駕駛得以實現,車輛還能協助車主安排預約、開視頻會議,或是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互動。如此種種,都已經賦予了互聯汽車另一個全新的身份——駕駛員的智能助手。
為了充分發揮互聯駕駛的各種優勢,博世正在探索全新的人機交互和操作界面,目前我們所采用的最新技術包括手勢控制、聲控,以及人眼識別等。通過這些,我們希望實現人機交互的創新變革,在最大程度上簡化各類功能的操作方式。
電動出行技術成就綠色駕乘
此外,汽車的節能與環保性也變得愈發的重要。在今年的“十三五”規劃中,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并制訂了量化目標。第四階段油耗標準規定了乘用車平均油耗到2020年降至5升/百公里的目標。這些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為博世這樣的節能高效技術與服務供應商提供了機遇。通過汽車電氣化技術,以及進一步優化內燃機,還能有助于提升中國城市的空氣質量。
博世預計,到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1.12億輛,其中混合動力車將占6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約為450萬輛,而純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50萬輛。博世的電氣化技術能夠滿足從輕度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再到純電動車動力總成的廣泛產品需求。到2015年為止,博世動力總成電氣化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30筆訂單,其中就包括BMW i8,保時捷918 Spyder,和谷歌無人駕駛原型車。博世的這些技術也同樣廣泛應用于中國本土汽車品牌。
博世的入門級混合動力解決方案——能量回收加速輔助系統(BRS),搭載了最新一代引擎,并兼具成本優勢。這款低電壓解決方案能有效降低油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高達15%。我們已經開始向中國客戶介紹這款新技術,希望幫助他們達到2020年百公里5升的油耗目標。目前BRS技術已經吸引了眾多國內企業的濃厚興趣。
然而,想要實現乘用車燃油消耗百公里5升的目標,單憑電氣化技術還遠遠不夠。未來五年,中國新能源車的銷售量預計約為500萬輛,市場占有率仍不及傳統內燃機汽車。顯然,進一步優化柴油與汽油直噴技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驅動力。
除汽車之外,兩輪電動車的市場同樣潛力巨大。近年來,博世大力拓展在這一領域的業務。我們向一大批中國兩輪電動車制造商提供電機以及與之匹配的控制單元,廣泛應用于在海內外銷售的兩輪電動車上,例如,博世為小米ninebot平衡車提供了電機。
安全——發展自動駕駛的主要驅動力
全球汽車技術發展的另一主要趨勢就是自動駕駛。我們相信這一未來會逐步實現:從輔助駕駛、部分自動、高度自動駕駛再到完全自動駕駛。如今的駕駛員輔助系統是實現未來完全自動駕駛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據去年底博世針對中國車主展開的一項駕駛員輔助系統市場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國車主對駕駛員輔助系統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度和認知度。這無疑證實了博世自動駕駛的愿景符合中國車主的需求。超過75%的受訪者對擁有全套駕駛員輔助功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超過80%的人認可駕駛員輔助系統能夠大幅提高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
當談及駕駛員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博世相比其他公司具備更加豐富的經驗、技術和專知。博世的交通擁堵輔助功能已于2015年開始量產。2020年左右,自動泊車功能將進行試點項目測試,高速公路輔助也將得以實現,從而汽車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高度自動駕駛。前不久,中國汽車制造商長安輕松完成了2,000公里的自動駕駛長途試駕,正是博世為這款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高速公路輔助系統。
隨著ESP電子穩定程序這一類的輔助功能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中國的汽車制造商也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及其他類型的駕駛員輔助系統。例如,吉利在本月初發布了新款城市SUV博越。博世為這款車型提供了多款駕駛員輔助系統,包括ACC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避讓轉向支持,及自動泊車功能。
博世大力推進自動駕駛的動力始終是為了駕駛安全。據專家分析,每年約90%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原因造成,或是源于錯誤的汽車駕駛操作、疲勞駕駛,或是違反交通法規。如果我們能將駕駛員從繁瑣的汽車駕駛控制或單調疲乏的駕駛狀況中解放出來,就能幫助預防交通事故,拯救生命。實現“零事故”的未來駕乘愿景激勵著博世全球范圍內2,500名駕駛員輔助系統研發人員,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研發人員。對于博世東海汽車測試技術中心的持續投入,也將有助于推進駕駛員輔助系統的本土化發展和應用。
快捷、專業的售后服務
一輛裝備了各種最新解決方案的汽車勢必會減輕車主的駕駛負擔,不過即使是這樣的車輛也偶爾會需要專業的維修或保養服務。在這一領域,博世也希望能憑借自身全面的專業技術和經驗,幫助中國的車主。為此,博世于2014年底推出了博世車聯特許加盟業務,以滿足對于高標準及高品質汽車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迄今,加盟店總數已突破125家。為了覆蓋更多的車主,博世汽車售后業務部門還將在今年推出博世車聯快捷汽車服務,提供包含快修、制動、輪胎及車身美容在內的高品質汽車售后服務,進一步拓展博世特許加盟服務網絡。
結語
女士們、先生們,個人交通出行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ヂ摷夹g正使我們的汽車搖身一變,逐漸成為了信息樞紐和智能助手,電氣化正在不斷提升汽車的效率與經濟性,而自動化則為駕駛者們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博世在以上這些方面始終遵循一個核心戰略——不斷開拓對人類最為有益的創新解決方案,以“科技成就生活之美”。作為這三大領域的領先供應商之一,博世不僅致力于塑造智能交通的未來藍圖,同時竭盡全力不斷提升中國乃至全球各地人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