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月,2021年將進入尾聲,重卡銷量排位賽日趨白熱化,主要變數在于前三強之爭,解放、東風、中國重汽這三家你追我趕,銷量咬得非常緊。而后七位的排名基本已經鎖定。
今年上半年,前三強的排位是解放、東風、中國重汽,進入7月份以后,前三強格局發生逆轉,中國重汽以2.08萬、1.4萬、1.6萬、1.6萬的銷量成績,連續4個月奪得月銷量冠軍,從幾千輛到上萬輛逐月拉大與東風的差距,形成解放、中國重汽、東風的三強格局。
1-10月,前十企業中僅中國重汽一家企業實現增長,漲幅為13.75%,市場占有率更是突破20%,增至20.08%。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重卡市場是從5月份開始進入下滑通道,5、6月份微跌,7月份直轉急下,呈兩位數下滑,并且降幅逐月擴大。可以說,中國重汽這4個月的成績,是在市場一片低迷的情況下頂著市場下行壓力取得的,四連冠更能反映中國重汽的綜合實力。
市場越淡,意味著企業間廝殺越兇猛。在接下來一個多月時間里,中國重汽能否成功守住這四個月取得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戰果呢?我們先來深度剖析一下,中國重汽這4個月奪冠的動力在哪。
2021年7月1日,重卡行業全面進入國六時代,誰能在前期占據優勢,在之后的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綜合分析中國重汽上險量的產品結構,前三季度中國重汽國六產品占比35%且保持穩步上升,這說明中國重汽產品結構符合市場發展趨勢。
中國重汽(000951.SZ)11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中國重汽濟南卡車股份公司銷售及庫存車輛均為國六車型或符合國外排放標準的出口車型。這也意味著,中國重汽沒有國五庫存的壓力,完全可以輕松上陣。
在眾多汽車廠商因缺芯而被迫延期交付的當下,中國重汽自有的HW系列12檔、16檔S-AMT16+變速箱與MC系列發動機,更輕更具承載力的MCY驅動橋經典匹配成的“全新一代動力鏈總成”構筑起了面向國六、智能化時代,自主獨有的核心競爭體系。與此同時,與濰柴發動機一起打造的全新黃金動力鏈,則實現了馬力段差異的無縫填補。
憑借這自主可控的雙黃金動力鏈優勢,中國重汽能夠更從容應對“缺芯”危機,搶占市場。
在產品結構上,中國重汽持續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加快技術升級與產品結構調整,研發投入3.25億元,同比增長10.37%。針對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全新規劃產品圖譜,豐富了產品配置,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可選擇。
這幾年來,中國重汽產品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針對細分市場,精準實施營銷策略,提前儲備資源,在牽引車、自卸車、載貨車、專用車及攪拌車等各主流細分市場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尤其是在重卡產品結構占比最大的牽引車細分市場,中國重汽1-10月實現銷售11.13萬輛,取得17.58%市場份額,位列排名第二,10月市場份額更是突破了30%,這說明中國重汽已經在牽引車市場站穩了腳跟,實現了產品結構均衡發展。
此外,中國重汽通過規模采購優勢及大集團采購協同效應,增強了定價主動權,這讓中國重汽有更靈活的購車手段,不懼價格戰。
另外,出口一直是中國重汽的強項,連續16年一直占據著出口第一的席位。今年上半年,中國重汽出口重卡僅花半年時間,就賣了去年近一年的量,同比增長101.7%。可見,今年出口的優異表現,也將有力支撐中國重汽全年業績。
如果接下來的時間,中國重汽繼續保持連勝節奏,將穩坐亞軍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