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3萬輛,奪冠!
11月3.6萬輛,再次奪冠!
自中國重汽9月份重卡銷量首破3萬輛后,銷量一個月比一個月高,連續3個月刷新單月歷史銷量紀錄,終端熱度驚人!
2020年1-10月,中國重汽集團整車銷量達37.4萬輛,其中重卡22.7萬輛,同比增長50%;中輕卡14.7萬輛,同比增長78%。加上11月重卡的銷量,中國重汽集團累計銷量已經突破41萬輛!
中國重汽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業績,固然有大環境利好的“天時”因素,但,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發展機遇,為何偏偏中國重汽能水漲船高、乘勢而上接連奪冠?個中原因值得深究。
新機遇
搶抓黃金機遇 乘勢而上
2020年重卡市場火得“發燙”。照目前發展態勢看,全年有望突破160萬輛。
回首過往,這條發展曲線也經歷過短暫低谷,而后發展勢頭越發洶涌一路上揚,刷新歷史。重卡需求旺盛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受國三柴油車提前淘汰政策利好拉動;二是今年按軸收費政策實施,刺激4x2牽引、載貨車需求大幅上升,銷量增長較快;三是今年基建需求加大,刺激自卸車、攪拌車兩類細分市場需求明顯上升。
乍一看,雖然當前重卡市場的“牛市”幾乎讓所有企業都受惠跟漲,但細看下來這并不是雞犬升天的“牛市”,而是分化的“牛市”。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奔跑賽道上,頭部企業與非頭部企業雙方差距在拉大,頭部企業間的排位也醞釀著變局。
對于身處于第一梯隊的中國重汽來說,往上它與東風累計銷量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同時與緊追不舍的陜汽差距在不斷拉大。
中國重汽成功之處在于,其早起步、快起步,以“先行”意識抓住了黃金時代歷史機遇,以扎實行動贏得高質量發展。
我們把時間倒回到大年初三,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經濟低迷的雙重壓力下,由于對經濟形勢的精準預判和疫情防控的到位,中國重汽開足馬力保訂單、促生產、上水平,在山東省復工復產、提振經濟中走在了前列,無一例疫情發生,打贏了開年第一槍,贏得了“后疫情時代”率先起跑的先機。
“找差距、謀趕超”。在中國重汽一把手譚旭光的鐵腕加壓增責下,中國重汽全員一直保持緊繃作戰狀態,一邊搶抓市場保產上量,一邊大肆招攬人才。
2020年7月,在濟南市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譚旭光曾公開表示:從2021年開始,連續5年,中國重汽每年研發投入要達到50億元。
謀在當下,贏在未來。科技競爭根本上是人才競爭,誰掌握了人才的主動權,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當前中國重汽正處于“改革深水期”,第一輪改革成功“止血”,第二輪改革實現“造血”。現在的中國重汽已經開始轉入到提高產品競爭力上了。
新產品
獲認可 爆發驚人產品力
當下重卡行業已經邁入存量競爭時代,市場競爭的核心,是產品創新和品質的競爭。品質不過硬,用戶不買單。
在產品力仍起主導作用的時期,譚旭光對研發、生產、營銷系統進行了系列顛覆性改革,上下一盤棋,全員下沉到渠道與終端用戶身邊,了解真實訴求和突出問題,準確掌握市場需求,圍繞每個細分市場的每一款產品做好對標分析,實現對產品研發的有效輸入,在性能指標、動力匹配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競爭優勢。此外,營銷充分賦權,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決策。
2020年,中國重汽搶抓產品輕量化、標準化機遇,相繼推出了搭配濰柴的汕德卡G系列、標載運輸小鋼炮豪沃TX系列、各項性能全面實現國內領先的新黃河、配置“太豪氣”的豪沃TH7以及為創富而生的HOWO輕卡創富版等新車,豐富了中國重汽產品結構,補齊了重汽細分市場的空缺,更大范圍適應了用戶的需求。
銷量是證明產品改革到不到位的鐵證。這些新車歷經加溫、預熱、引爆,點燃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爆發點。
10月28日,中國重汽豪沃TH7于濟南、鄭州、南京、沈陽等百座城市火爆上市!當日爆單7677輛!
剛剛過去的11月,汕德卡月產銷突破1萬輛,1—11月累計銷量已超7萬輛。一個月賣了過往一年的量。
新重汽
市場化改革 創造強大引擎
2018年9月,譚旭光以破釜沉舟的改革姿態釋放有力的信號,技術革命和組織變革積蓄的能量,推動中國重汽完成徹底的市場化改革,為中國重汽近兩年發展創造了新的強大引擎。
兩年后,社會各界見證了一個嶄新的中國重汽。
2020年1-10月中國重汽實現匯總營業收入1407億元,同比增長54%,利潤同比增長81%,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相比三年前(2017全年,中國重汽整車及部件實體產業收入554.6億元),2020年的中國重汽全年營業收入將達到2017年3倍以上。
利潤方面,近3年,中國重汽處于穩步直線型增長,從2018年不到1%微增,到2019年35%大增,到今年81%暴增,各項經營指標的良性優質。
如今距離2020年結束已不到一個月,在最后一個月里,中國重汽將交出一份怎樣出色的答卷,為不平凡的2020年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