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很多人呢,當面叫我老樓,背后叫我‘樓瘋子’。”8月23日,一檔以《“瘋子”老樓》為名的短視頻欄目,在抖音、快手平臺登陸,讓上汽紅巖再次引發了一波話題熱度。
就在欄目開播前不久,“老樓”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剛剛開完上一個華東區域會議。“原先,上汽紅巖設定今年的銷量挑戰目標是7.2萬輛,現在我們把它提升到了8萬輛。”采訪剛開始,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就自我加壓。
2019年,上汽紅巖的全年銷量是5.8萬輛;如果今年能挑戰成功,將實現近40%的增幅。為了攀登這個高峰,最近一個月里,樓建平坐在重慶總部辦公室里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周,“其余都在跑市場。”在總經理的帶動下,上汽紅巖每一個員工都為銷量目標而奮斗。
“結合下半年市場形勢,上汽集團領導給紅巖設定了更高的挑戰目標,即從7.2萬輛上升到8萬輛。”樓建平說,“我認為我們是有可能完成這項挑戰的。我對紅巖團隊、對經銷商有信心,對上汽這個‘金字招牌’有信心。”
新工廠即將奠基,新產品加快上市
“這幾年,我們感到依托外方意大利設計的產品雖然好,但仍有些‘不接地氣’。”樓建平說,比如中國卡車司機很多都吃住在車上,因而需要有舒適性較高的駕駛室等。
為此,上汽用了3年時間,結合中國國情,投資7億元開發了新車型。“預計在10月,上汽紅巖將在上海發布第六代符合‘國六b’排放標準的新車型,同時會有多款大中小車型共同亮相。明年,新產品將正式上市。”樓建平說,“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重卡用戶的需求。”據了解,第六代上汽紅巖新產品從外部造型到駕駛室,全部由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打造,是100%的上汽自主產品。
除了新產品,樓建平透露,大約在9月底,上汽紅巖新工廠將奠基。新工廠預計年產能可達12萬輛,將讓企業有充足的產品投放市場。同時,新工廠包含了無人數字化車間,這標志著上汽紅巖在智能制造領域又邁進了一步。
從今年4月開始,上汽紅巖單月排產超過1萬輛,這個數字達到目前工廠產能的150%以上。
下半年如何抓住機會實現8萬輛的挑戰目標?樓建平表示,一是靠產品,二是靠“血拼”。
從提升產品力來看,這幾年,上汽紅巖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很快,一旦發現問題就馬上改進。發現其他廠商有的車型而紅巖沒有,就迅速補齊,因此在“國五”車型品類上已經形成優勢。
此外,目前正在修建的川藏線公路附近,上汽紅巖已經鋪齊了經銷商網點。“西南地區主要以銷售工程車為主,雖然紅巖‘工程之王’的口碑很好、優勢很大,但我們仍不敢放松。”樓建平說,“基本上,我每個月都要跑一次,看看當地市場有什么動向,用戶還有哪些新的服務需求。”
在牽引車方面,上汽紅巖經過三年努力,目前已有起色,尤其是今年7月,紅巖牽引車銷量同比增長357%。“但要像工程車那樣擴大牽引車市場份額,其實并不容易,因為這兩個用戶群體完全不同,工程車上的成功經驗難以復制過去,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建立一套‘打法’,去‘血拼’市場。”
換個思路,才能謀得新出路
如何讓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工業制造基地重新煥發活力?在樓建平看來,很多時候,“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此前幾年里,紅巖最多一個月大概只能賣800多輛車,所以我們和員工約定,哪個月產銷超過3000輛就發雙薪。”2017年3月,上汽紅巖開始根據當月設定的挑戰目標來定員工每個月的績效工資。
連樓建平自己也沒想到,才過了一個月,當年4月,上汽紅巖就“超水平”發揮。“按約定,我們發了雙薪。激勵機制的變化讓大家卯足干勁,員工們由此嘗到了‘甜頭’。”
獎勵與淘汰并存。上汽紅巖對干部隊伍進行考核調整。“通過對干部的360度考評等方法,2017年有20%的干部進行崗位調整。現在,每年干部的淘汰比例大約在18%。”
在上汽紅巖,想要“提干”,就必須去各個部門輪崗,尤其是生產一線不可缺少。“在車間里,能體會到生產線上的緊迫感與強烈的規劃性。”樓建平十分看中在生產車間的歷練,“年度計劃是靠每一天的計劃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只有把每一步做細、做實,才能‘節點’不倒,在關鍵時刻頂壓前行。”
大后方不倒,力保前線“有車可賣”
“我那時天天盯著新聞看,當看到國家發布‘新基建’、擴大內需的政策時,我感到紅巖的機會來了。”樓建平清楚地記得:3月6日,上汽紅巖召開干部大會,決定兩班生產。
這個決定下得頗為不易。事實上,在2月25日,上汽紅巖才剛剛達到“一般生產節奏”。“要開兩班等于要新招2000人,數量龐大。”樓建平說,“領導班子討論了很久,大家看好這個市場,決心搏一搏。”
308米的上汽紅巖整車生產線上,裝配工人一刻不停。隨著最后一道檢測工序完成,一輛輛紅巖重卡順利下線。車間里,“奮戰一百天拿下三萬輛”的紅色標語高高掛起。“拼”就蘊含在這字里行間,體現在每個員工的行動中。
“年初剛剛復工的那段日子,生產線上一天只能生產40多輛車。”樓建平說,“我晚上根本睡不著。”
受疫情影響,今年許多返城交通暫停運行,加上2月寒風依舊,讓復工之路變得異常艱辛。上汽紅巖總裝車間的基層管理者楊喜勇對此印象深刻,“廠里好多人都是騎著摩托車,穿越鄉間小路,花上八九個小時才趕回來的。”
伴隨著復工復產浪潮和各地工程項目陸續開工,重卡市場訂單量激增。4月,上汽紅巖排產達到1萬輛,在創下歷史紀錄的同時,生產線上的員工也干勁十足,“A班今天生產了215輛,我們B班一定要超過他們,拿下220輛!”
市場一線員工在拼,生產線上也絕不“拖后腿”。楊喜勇說,“公司從上到下、所有員工的目標意識都很強。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鐘都要拼出‘精氣神’,展現我們的‘紅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