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的睢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8月5日上午8時許,他從勉縣拉了一車石子,“我的車核載49噸,當時上高速時,過了磅,超了一點,進行了卸載,后來進高速時,過秤顯示的重量是48.9噸。如果超載,肯定是上不了高速的。”
下午3時許,睢先生駕車從西安繞城高速河池寨下高速,再次過磅時,卻顯示超載了,地磅顯示重量是50.3噸,過了兩次,都顯示超載。
按照50.3噸來算,雎師傅需繳納4380元過路費,而沒超載的話,只需繳納500多元。一下子要多交近3880元,雎師傅懷疑自己是被坑了。
除了睢先生之外,還有多名貨車司機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8月6日,華商報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之后,引起了陜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視。
8月7日,陜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安排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一個檢測小組先后對勉縣收費站的地秤和河池寨的地秤進行檢測。
11日,華商報從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稱重計量測試中心了解到,檢測結果顯示,因為過往車輛的噸位較大,勉縣收費站的地秤已經失準。
據(jù)介紹,勉縣收費站是在今年三月檢測的,現(xiàn)在還在檢測周期內,傳感器(地秤)故障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車輛稱重時偏輕。
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稱重計量測試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勉縣收費站地秤雖然還在檢測周期內,但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也應進行不定期的核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上報。
當事人睢先生說,8月10日,他的貨車已經從河池寨收費站出來后,過路費還沒有支付,工作人員給他的說法是,10個工作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