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戰爭拼的是軍隊的戰力和裝備水平,但是一旦交戰雙方相持不下,陷入持久戰,“后勤保障”能力就成為出奇制勝的一大法寶了。
而戰時運輸物資主要有三種途徑:陸路運輸、海路運輸和空運。海運對地形要求較高,空運經費要求高,鑒于這兩種運輸諸多的限制條件,所以大多數時候,戰時的補給最主要還是靠的陸路運輸。而作為陸路運輸中至關重要的工具,卡車的數量和性能決定了我國后勤保障能力的強弱,往大了說還可能影響戰爭的成敗。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國百廢待興,也曾經缺少卡車,但好在經過這么多年不斷的探索和發展,早已改變了這種現狀,那到今天為止,我國一共生產了多少輛卡車呢?
冷戰時期,雖然外部的環境壓力很大,但是我國也全力生產了100多萬輛解放牌卡車,成為上個世紀我國陸路運輸的主要力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最早的解放牌卡車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的需要了。所以我國緊接著又研制出了第二代軍用卡車,性能也是極為先進的。
21世紀,進入信息化時代,戰爭也開始趨向信息化,各個國家都開始注重軍用卡車的重型化多用途,美俄更是早早就研制出了能夠適應多種地形和氣候的重型卡車,我國當然也不甘落后,開始進行第三代軍用卡車的研制。
據網上公布的一系列信息來看,我國最新的第三代軍用卡車,重量高達10噸,能適應前線戰場的惡劣環境,會大大提高我軍的運輸保障能力,從目前的數據推測,一旦發生戰事或者意外,我國可以調集的軍用卡車能達到100多萬輛,完全可以確保后勤保障無虞,不得不說,這個數字讓我們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