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福田汽車(600166,SH)發布福田汽車三年(2018-2020)行動計劃。
一、戰略方向:
堅持商乘并舉,商用車第一品牌不動搖,乘用車中高端市場突破與大發展,商用車定位于城市及干線物流產品和服務綜合方案供應商。
二、經營方針: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價值,精益運營,從規模擴張型發展模式向精益式價值增長型轉變。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大力發展主營業務,突出重卡、輕卡、VAN、皮卡等,加快非主營、虧損業務的改革調整,顯著提高資產利用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實現有價值有質量地增長。
三、十條措施:
1、發展是硬道理,要大力發展主營業務,突出主營業務——重卡、輕卡、皮卡、大客車、電動物流車、乘用車、動力總成等。要把握自身優勢,將資源集中在主業上,突出創新轉型,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提升盈利能力。
(1)重卡業務:
目標:2020 年進入行業前三強,盈利水平穩定提升,經營工作要落實在效
益實現上。
措施:加強與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堅定戰略互信,提升技術和質量水平;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從長遠發展和經濟性角度,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提高產能利用率,將重卡一工廠轉移外地,優化產業布局,重新規劃布局重卡新工廠。
(2)輕卡業務:
目標:持續保持領先優勢,保持行業領導者。進一步發揮歐馬可、奧鈴、時代多品牌戰略協同優勢,充分把握國五、國六法規升級契機,快速實現輕卡市場整合。
措施: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大新產品導入,提高市場競爭力。發揮M4平
臺技術資源領先優勢,樹立歐馬可歐系高端品牌形象,以品牌促規模;圍繞M4、
M3兩大產品平臺,聚焦奧鈴中端,打造精品戰略,逐步承接福田輕卡業務主體;
全面切換M3換代產品,持續鞏固時代中低端市場領先優勢和現金牛的地位。
(3)歐輝客車:
目標:進行體制機制的改革調整;以利潤為導向,轉換理念、降低運營成本;以純電和氫燃料為技術路線,成為品牌形象佳、盈利性強的業務。
措施:加強戰略合作,推進產能轉移,強化合作共贏關系,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加強氫燃料電技術開發,以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與國內外領先企業加強合資合作,堅持技術領先的地位;主攻重點市場,以高端產品和盈利為導向,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產品聚焦,打造產品力,各產品線產品升級換代,打造爆款產品。
(4)電動物流車:
目標:聚焦產品,以城市物流為核心,加快電動車新能源產品的開發與市場推廣,在平臺化、可靠性(搭載三電系統基礎上)前提下謀求成本優勢。
措施:加大產品開發力度,當前階段仍以純電動為主,加快啟動全新平臺城市物流產品的開發,未來3~5年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將逐漸進入推廣階段,要進行技術儲備、開發;以直銷為主,分銷為輔;在低速電動車領域開展代工和資本合作;擇機成立專門新能源公司,推進業務運作。
(5)康明斯發動機:
目標:在福田汽車內配基礎上,持續加大外銷比例。
措施:保持領先競爭優勢;發揮康明斯在發動機領域優勢,進一步推進產品技術創新,保持產品領先優勢。
(6)乘用車:
目標:實現實質性市場突破和大發展。
措施:1、未來3年,要抓住市場機遇,持續提升產品力和產品質量;堅持
大質量體系,全員參與,共同把好質量關;加強品牌建設;加速渠道網絡布局,推動網絡下沉,縮小服務半徑,實現各級城市和各類市場的全面覆蓋;新能源方面,加快推進純電和PHEV產品的開發,提升電機、電控、電池包“三電”核心業務模塊研發能力,完成新能源實驗室建設與規范化運營,全面提升新能源零部件試驗測試能力;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技術的應用,
(7)皮卡:
目標:兼顧國內、海外兩個市場,以價值為導向,以盈利為目標。
措施:通過提升產品性價比,控制研發、管理及銷售(調車費、促銷費等)費用,降低可控制造成本及采購成本,優化組織與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不斷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同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實施精益運營。
(8)海外業務
目標:高舉高打全球化。
措施:以價值為導向,實施聚焦戰略,聚焦核心產品,核心市場: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統籌考慮,共平臺發展,延長生命周期,同時實現國內產能向國際轉移;聚焦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核心市場;轉變業務模式,從貿易型向“屬地運營+戰略合作”模式轉變,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等能源豐富地區開展LNG、CNG、氫能源、純電動、智能駕駛的合作;打組合拳,開創海外市場新格局。
2、加大合資合作力度,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獨立法人,進行資本運作。
3、加快非主營、虧損業務和無效資產的重組和改革調整,通過戰略聯盟的方式提高低效資產的利用效率。
4、財務投融資戰略:合理安排財務投融資規劃,保證公司現金流充盈。
5、研發及產品戰略:加大研發投入,確保研發優勢;保證商用車國六產品、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三年開發計劃順利完成。
6、前瞻技術: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和工業4.0戰略
四化:新能源——以城市物流為中心,全新開發高性能、高價值的新能源物流車平臺;乘用車同步拓展新能源車,滿足雙積分政策要求;“三電”系統核心業務模塊研發能力,測試驗證能力。
智能化、網聯化——跨界合作,加快智能網聯技術的應用,快速開發駕駛輔助產品,達到L2水平,儲備L3以上技術;加大車聯網的滲透。
共享化——物流用車與移動平臺、物流平臺公司合作,圍繞具體城市,提供系統化城市物流解決方案;乘用車滿足汽車租賃、共享出行等多樣化用車需求,打造智能網聯生態系統。
工業 4.0:持續優化頂層架構設計,推進一網三智能,即車聯網+智能工廠、智能產品、智能管理。
7、成本降低戰略:提升采購管理能力,發揮規模化優勢,實現成本降低;2018-2020年以績效為依據持續壓縮供應商數量;提升成本工程與管理能力;建立長期(3年)成本管理機制,保證成本降低到位;推動陽光采購建設,建立正向的監督預防管理體系,提升采購業務效率,降低管理費用。
8、組織優化、效率提升、業績導向的績效管理:關注組織效能、績效推動、持續提升效率;持續推進兩級業務優化,對業務主體充分授權;完善績效體系,為引導各業務關注業務價值增長,創造更高利潤,2018 年在月度、年度績效的基礎上,設立卓越績效獎,包括三年目標獎與超額利潤獎;建立價值導向的績效管理機制,拉大績效差距,鼓勵高績高薪。
9、踐行簡單高效的企業做事文化:以企業目標為本,發揚團隊合作精神;較真務實做事風格;責任擔當,使命擔當;以客戶為中心,提升全價值鏈的市場意識;正視問題、不回避問題,勇于改變自己和他人,尤其是領導干部;營造尊重專家的文化,不能用領導取代專家。
10、董事會建設:加強自身建設,借鑒標桿,調整董事構成,構建專門委員會為重大決策保駕護航;明確責任,提升科學治理與決策能力;加強監督力度,提升履職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