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對自己的定位現在更多的是重汽的‘榮譽職工’,然后才是一個經銷商,從2004年做中國重汽的經銷商到現在,十幾年來,重汽在河南市場經歷的起起伏伏,我們都攜手走過,這期間的感情也更深。”河南時代天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蘭守嶺告訴記者。
河南時代天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蘭守嶺
從最初只有四個人的團隊到目前公司擁有113名員工,河南時代天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發展始終和中國重汽同呼吸、共命運。蘭守嶺表示,這十三年期間,他一直選擇做重汽的經銷商,從未間斷過。
結緣重汽:耳濡目染 心向往之
蘭守嶺還未接觸重汽車輛時就已經清楚地了解了重汽的企業文化和行業貢獻:“以前我在改裝廠工作時,廠里的一位老員工是從中國重汽退休的職工,他經常會和我講很多關于重汽的歷史和文化。”
慢慢地,在耳濡目染中,蘭守嶺心中的重汽就是“國之重器”的代表,他還饒有興致地向記者介紹了中國重汽Logo的由來。“正是因為從一開始懵懵懂懂的崇拜到后來的深入了解,愈發堅信中國重汽會越走越好,所以2004年開始做經銷商賣汽車時,我首先選擇了重汽,未來我還會繼續賣重汽的車。”蘭守嶺告訴記者。
在做經銷商的十幾年中,蘭守嶺對于卡車行業的發展始終有自己的見解,在他眼中,中國重汽對于卡車行業有兩個最大的貢獻:一是在排放標準由國Ⅱ升級國Ⅲ時,面對國內當時技術并不先進的情況,中國重汽自主研制了EGR WD615國Ⅲ柴油發動機,成功避開了使用高壓共軌噴射系統帶來的高成本,并迅速贏得了市場。蘭守嶺表示:“雖然當時眾多重卡企業紛紛質疑中國重汽,但事實證明,EGR WD615國Ⅲ柴油發動機經國家汽車檢測機構組織的專家團全方位詳細檢測,確認該發動機滿足國Ⅲ排放要求,并在國家發改委2008年4月第165批公告中予以公告。”
“中國重汽‘決不把市場當試驗場’的態度讓我對它也更加放心。”2009年,中國重汽融合德國曼技術,經過四年的不斷試驗和調整,于2013年將HOWO-T系列卡車投放市場。“這是中國重汽對重卡行業的第二大貢獻,曼技術產品的推出,對于中國重汽而言形成了全新的產品優勢,也使中國重汽引領了行業的升級換代。”蘭守嶺說。
一路同行:“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賣車”
“我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回款車輛數已達1100多輛,這是這些年來半年銷量最高的一次成績。”蘭守嶺感慨稱,“這也是我們一路堅持的結果,經過十幾年的市場開拓,河南市場的用戶已經逐漸信賴重汽這個品牌了。”他表示:“曼發動機技術的引入,使T7H在河南地區重汽車輛總銷量的份額不斷增長,也極大地提升了重汽在行業內的地位。”
回憶起向市場推廣曼技術產品的日子,蘭守嶺告訴記者,當時一年的市場推廣活動都有八十多場,包括推介會、巡展、用戶進廠參觀、節油賽等。“我們當時是確保每周都要有活動的,面對河南眾多基建項目的落地,我們抓住一切機會,集中力量賣車。”
“這么多年,為什么會一直選擇重汽呢?”面對記者“拋”出的疑問,蘭守嶺微笑著說:“在我看來,有三點原因讓我始終選擇重汽。”
一是產品可靠。蘭守嶺表示:“對于常年跑在外面的卡車司機而言,質量可靠、安全性能好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好產品。”今年2月7日凌晨,郭師傅駕駛的豪沃T7H牽引車在發生了嚴重的追尾事故后,已經嚴重變形,但人卻只是受了點輕傷。“T7H駕駛室與卡車大梁的連接處有個‘鋁制連接板’,而它在發生追尾時會瞬間粉碎,脫離駕駛室與大梁的硬連接,駕駛室會順勢完整后移。”蘭守嶺表示,正是T7H“駕駛室后移”的功能才讓他更放心地賣重汽車輛。
二是技術先進。“在國內重卡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普遍選擇國產ABS系統時,中國重汽卻始終選擇為車輛配置進口的ABS系統,它對車輛安全性的嚴格要求是建立在領先技術基礎上的。”蘭守嶺表示,目前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達到百萬公里的用戶越來越多,重汽也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百萬公里無大修”的成績單。
三是用戶喜愛。“90后”卡車司機早已不是新鮮事兒,隨著卡友圈的年輕化,中國重汽的產品也博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現在用戶的觀念已經變了,HOWO-T7H成為了很多年輕司機的選擇,他們甚至給T7H起了個昵稱——大白鵝。”蘭守嶺告訴記者,“追求大馬力”是現在年輕人的潮流,一方面是大馬力扭矩大,出勤率高;另一方面是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大馬力的車并不會很耗油。
始終把自己定位為中國重汽的“榮譽職工”、十幾年來一直與重汽同行、熟知重汽的每一段歷史……所有的這些,都是連接起蘭守嶺與重汽的一根根絲帶。談到對未來的規劃,蘭守嶺表示,面對河南眾多“鐵公基”(鐵路、公路、基建)項目的落地實施,河南時代天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會牢牢把握這一發展機遇,努力完善二級經銷網絡,創造下一個更優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