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燕山、西枕太行、東環渤海,北京、天津、石家莊在地圖上構建出金三角的輪廓。隨著三地點到點貨物運輸班列、京津冀零散貨物快運列車的開通,不僅緩解了京津冀區域內公路運輸壓力,也進一步推動了京津冀區域與國內、國際其他城市的經貿往來。日前,石家莊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石家莊市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推行物流運輸全程“一單制”,促進物流管理體制一體化、標準化。
搭信息平臺 構建誠信數據庫
此前,石家莊和京津地區的交通物流信息系統建設處于各自發展的狀態,缺乏溝通和協調,影響著京津冀物流的協同發展。
推行物流全程“一單制”,數據共享是打通公路物流各環節的關鍵,更是打通多式聯運各環節的關鍵。建設智能調度和物流過程透明化管控的智能物流信息系統,是推行全程“一單制”的基礎。
以問題為導向,石家莊建立與京津對接的區域綜合交通和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推動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聯程聯運”、貨物“一票到底”,探索石家莊與京津現代物流業各種資格資質互認,如道路運輸許可證、物流車輛檢測結果、農產品基地及產品認證等,促進物流管理體制一體化、標準化。
河北電子口岸新建的“單一窗口”項目將在年底上線正式運行,項目包括報關報檢、艙單申報、船舶統一申報、危險品申報、原產地證申報等5個子系統,涵蓋了進出口企業辦理通關業務的主要功能。據介紹,河北省電子口岸“單一窗口”減少了企業申報信息的重復錄入,縮短了貨物通關的辦結時間,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開啟河北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新時代。
為了做好后期對各類平臺的監督管理的工作,石家莊市以全市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系統為核心,加強信用記錄歸集,預留出信息共享數據端口,與工商、公安、交通、銀行等互聯網公共信息平臺對接,逐步形成覆蓋物流業所有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信用信息檔案,建立實施“紅黑名單”制度和預警警示企業、懲誡失信企業、淘汰嚴重失信企業的機制。
提高聯運水平 推廣標準化
京津冀城市群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多式聯運水平偏低,貨物換裝環節眾多,效率低下。此外,石家莊和京津地區基本的物流設備標準還沒有統一和規范,物流包裝與物流設備之間的標準也不統一,這些都影響了京津冀物流的協同發展。
立足京津冀,強化多式聯運服務。北京鐵路局在石家莊市物流園區、內陸港間開行小編組、快運行的鐘擺式、循環式等鐵路集裝箱列車,并不斷設計定制化運輸服務,深化與公路、水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依托集裝箱運輸打造多式聯運服務產品。
從石家莊綜保區鐵路物流中心、新安村鐵路物流基地出發,滿載石家莊區域出海貨源的集裝箱貨運班列駛往目的地天津港,并在天津港完成海鐵聯運,再轉乘中歐國際班列,一批批貨物聯通國際,展示著多式聯運這種運輸方式極強活力。
硬件軟件兩手抓,在推動設施、設備、裝備等傳統硬件升級的基礎上,還需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今后,石家莊將依托綜合保稅園區和內陸港等園區,完善綜合保稅、口岸通關、國際貿易等綜合服務功能,減少貨物在港口的滯港時間,實現快驗快放,降低物流時間和運輸成本;并積極推進物流企業與各類市場主體的戰略性重組,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向多式聯運經營人、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
多式聯運的發展離不開標準化、運輸設備集裝化的大力推廣。石家莊以國家實施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為契機,抓好物流標準化試點,加快倉儲和轉運設施、運輸工具、停靠和卸貨站點標準化建設和改造;推廣公路貨運標準化電子貨單,推廣托盤、集裝箱、集裝袋等標準化設施設備,建立托盤共用體系。此外,石家莊市還推動鐵路1.5噸小型集裝箱技術標準,建立規范的管理、調配、循環共用模式,并配合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物流業地方標準制修訂力度,以實現京津標準與河北省標準的有效對接。
優化環京津物流節點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交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先行官”角色初步顯現。石家莊市著眼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不斷完善鐵路石家莊樞紐功能,推進鐵路東南環線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西阜高速公路、平贊高速公路、津石高速公路、南繞城高速、南二環西延、南二環東延建設,進一步完善主城區快速路體系。
內蒙古的牛肉、云南的鮮切花、山東的白蓮藕、海南的菠蘿蜜和芒果……隨著正定機場航空客貨運量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新鮮貨物通過這里集散至全國各地。石家莊市積極提升正定國際機場功能,全力打造京津冀區域航空物流樞紐中心。
為了打通交通物流樞紐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石家莊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實施鐵路貨場和物流園周邊道路暢通工程,優化物流園區布局規劃,推進竇嫗鐵路物流基地、新安村鐵路物流基地、億博基業冀中南公鐵聯運智能港建設。
億博基業集團董事長劉瑞領表示,億博基業冀中南公鐵聯運智能港項目依托京津冀,將主動承接首都物流服務功能疏解,以華北大宗工業品和農產品為主要服務對象,項目建成后,將吸引京津制造業進一步擴散到冀中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