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只相信實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才知道。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內物流市場面臨轉型升級,使物流用車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只有真正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的車型和品牌,才能持續受到市場青睞,立于不敗之地。盡管近年來國際油價波動幅度加大,但作為物流運輸成本的最大頭——燃料成本,仍然是運輸用戶最為關注的核心指標之一。
昨天(8月30日),以“高效節油,‘曼’無止境”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油實況挑戰賽在四川成都拉開帷幕。與之前重卡行業其他節油賽有所不同的是,這是完完全全的實況挑戰賽,而且參賽選手不僅包括中國重汽的用戶,還包括東風、解放、沃爾沃等品牌車型的用戶。用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于有德接受媒體專訪時說的話就是:“我們要賽出真實水平,看看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經濟性到底有多高,讓事實說話,讓市場說話!”
活動現場
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于有德(左二),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宋志君(右二),中國重汽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右一)
這不僅是比賽,更是“實戰”
盡管節油賽在重卡行業不新鮮,但類似此次中國重汽這樣的實況挑戰賽,在行業內并不多見。
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于有德致辭
記者在實際跟車體驗中看到,此次節油賽選取往返共約100公里的高速路段,時限2小時,從彭州服務區上高速,然后到達新市收費站折返,經過新繁收費站最后回到起點,全程經過2個紅綠燈路口,并兩次在收費站附近調頭,打破了以往專門設定封閉比賽場地的行業慣例。同時,比賽車輛——中國重汽豪沃T7H 400均為山東費縣成達運輸有限公司目前實際運營車輛,且已運營1年多,運營總里程超過20萬公里。唯一的改進之處就是采用了外掛油箱,這樣能防止原有油箱殘留,測量更精準,比賽也更公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賽段路程就是比賽用車平時實際運輸線路的一部分,而且滿載實物(化肥)總重達49噸進行比賽。
參賽的三輛T7H,此次比賽的車輛全部為實際運營車輛,來自山東費縣成達運輸有限公司
“實景(實際場景)、實況(實際運營情況)、實車(實際運營車輛),這次比賽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三實’,而且我們不排斥其他品牌車型的用戶參加。”于有德表示,低油耗是檢閱一輛車性能的重要標準,也是節約用車成本的重要環節。中國重汽希望通過這次大賽向廣大卡友傳授節油知識和駕駛技巧,幫助他們培養科學的節油駕駛習慣,同時在廠商、經銷商和用戶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共創綠色發展之路,以實際行動倡導節能減排。
被貼上紅色封條的外掛油箱
如果說實景、實況、實車體現了中國重汽對用戶運營“痛點”的積極關切與回應,那么,讓其他品牌車型用戶參賽,體現的則不僅僅是比賽的開放性、公平性,更是中國重汽對自身產品實力的高度自信。顯然,這是一次公平的比賽,這也是一次能賽出真實水平的比賽;但這又不完全是比賽,因為這就是“實戰”,是實際運營中的較量,高下立見。
領導與參賽選手合影留念
現場的五個“想不到”
除了比賽本身的“三實”特點,更讓人震撼的是,現場不斷被刷新的低油耗紀錄。
記者所跟的車是編號A組的魯Q6279G,該車從13:45出發,15:34抵達終點,選手是來自成都優度物流的陳建伍師傅。讓記者驚訝的是,陳師傅原來是開沃爾沃的,這次比賽是他第一次接觸中國重汽的車。
不過在跟車過程中,陳師傅的表現讓記者更加驚訝。想不到,在遇到連續等兩個紅燈共1分半鐘、新繁收費站排隊交費、躲避高速路上突然出現的紅色雨傘、小雨天氣、最后停車時忘記及時熄火等不利情況下,陳師傅仍然跑出了折合百公里油耗僅為25.40升的好成績!要知道,這可是總重49噸、在實際運營環境下的真實車輛的油耗。陳師傅回到終點時,大家沸騰了!“以前只知道中國重汽的車省油,但沒想到這么省油!”有卡車司機情不自禁地說。
優度物流陳建伍師傅是第一次開中國重汽的車
不僅如此,中國重汽的工作人員在用“中國重汽智能通”對陳師傅的比賽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陳師傅的油耗成績竟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陳師傅表示,這次比賽給他最大的感受是,盡管駕駛技巧很重要,但前提是車必須省油。雖然是第一次開中國重汽的車,但他覺得和進口重卡品牌也不相上下,而在他開過的國產品牌重卡中,中國重汽的車最好開,提速快,而且無抖動,駕駛室還寬敞,非常舒適。當時,大家都認為陳師傅一定是冠軍,連陳師傅自己也沒想到竟然可以開出這樣的實際油耗成績。
然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等到當天晚上8點最終比賽排名公布時,陳師傅竟然只是本站比賽的季軍。冠軍李傳瑞的百公里油耗低至24.63升!亞軍王剛的成績也在25升以下,為24.87升。看到這些成績,激動的不僅僅是參賽選手,甚至連中國重汽自己的工作人員都驚訝不已。
冠亞季軍分別獲得1萬、6000、4000元大獎
節油賽背后的深義
省油就是在為用戶省錢,省錢就是賺錢,這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可以說,沒有什么比讓客戶賺更多的錢,對客戶更有意義。
然而,中國重汽舉辦這樣一場節油實況挑戰賽,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幫用戶掙更多的錢,更是在自覺履行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主動推進節能減排,為碧水藍天助力。省油的同時其實也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有專家研究發現,如果每節約1噸油,就等于是減排2.3噸二氧化碳。“節能環保是未來發展一個永恒的主題方向,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產品,降低能耗和排放,既是在盡企業責任,也是在盡一份社會責任。”于有德說。
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于有德接受專訪
中國重汽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接受采訪
據統計,交通運輸行業是全社會第二大油品消費行業,其石油消費量約占全社會的1/3。同時,我國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利用率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明顯偏低,我國機動車油耗水平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國高10%。目前,燃油費占到運輸總成本的近40%。對交通運輸行業來說,節能減排工作最終要落實到每一輛車、每一個駕駛員。而此次中國重汽節油實況挑戰賽表明,道路運輸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大有可為。
為什么此次比賽中會產生如此低的實際油耗成績?一切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于有德表示,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此前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江蘇無錫用戶26個月跑百萬公里無大修,充分證明了曼技術產品的穩定可靠。而除了安全、可靠、舒適等,市場反饋其經濟性也非常突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曼技術發動機的比油耗僅為185克左右,不僅比國內同類產品省10克左右,而且完全媲美世界最領先的水平,同時,其經濟性區域寬,適用性強。
據中國重汽商用車銷售部副總經理劉軍介紹,曼技術產品之所以節油,主要基于三個方面:一是車身輕量化設計;二是發動機實現精確控制更高效;三是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路況進行合理匹配,實現性能最佳化。
中國重汽商用車銷售部副總經理劉軍接受采訪
截至目前,道路運輸業的營運車輛已超過1000萬輛。如果都采用高效節能的運輸車輛,如果都能將節油率不斷提升,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蔚為可觀。中國重汽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在賽后表示,希望獲獎選手們將節能駕駛技巧傳遞給更多的駕駛員,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將中國重汽產品的高效節油性能和節能理念傳遞給更多的駕駛員,為節能減排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在經過首站——西南賽區成都站的比賽后,2016年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高效節油實況挑戰賽還將在全國另外六大賽區舉辦,最終,會師濟南進行決賽,繼續朝著“讓用戶得利、助企業盡責、為社會分憂”的道路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