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重汽”已正式上線運營,一期上線,就來了一個狠的,率先向傳統汽車配件生態圈發起挑戰,直擊用戶痛點!
長期以來,我國汽車零配件市場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諸如配件市場混亂、市場管理薄弱、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廠家渠道不暢、價格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泛濫、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等亂象,讓用戶苦不堪言。
智慧重汽一期上線,就將配件列為改革的第一站——配件掃碼辨真偽,公開全國統一配件終端零售價(設“天花板價”,線下銷售不得高于線上價格),實現配件精準查詢,對服務過程跟蹤、評價……消除用戶購買原廠件的障礙以及進服務站維修的顧慮,讓用戶買的起、更用的起重汽車。
截至目前,以廠家身份去做這些事,在整個商用車乃至乘用車圈,中國重汽都可以算作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還記得,2015年12月18日,在中國重汽集團商務大會上,“智慧重汽”首次亮相時,業內已震驚一片。一期上線,就敢拿配件“開刀”,要將配件真偽、配件價格、原車配件信息、維修服務過程等透明化,中國重汽究竟唱的哪出?是作秀博眼球?還是別有所圖?
據《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觀察,智慧重汽平臺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出發點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增加與用戶的粘性。往更深層次探究是中國重汽經營理念的轉變。
“面向市場,服務用戶是我們建設智慧重汽平臺的初衷。以前是以生產者為中心,廠家利益至上,轉向以用戶為中心,從消費者利益出發,最終實現用戶、商家以及廠家三方共贏。”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劉培民直指轉變的核心。他們似乎正以具體的行動踐行著“親人”服務的理念、詮釋著供給側改革的內涵。
一.讓利用戶為哪般?
用戶痛點:原廠件真偽難辨?原廠件及服務站維修服務:價格不透明、不統一?配件購買及維修信息模糊?
智慧重汽開“藥方”:標準化經營與管理,價格、服務以及信息全程公開透明。
背后所圖:將配件經營和售后維修服務透明化,以最大的“誠意”,贏得用戶的信任,增強與用戶之間的粘性,旨在提升中國重汽誠信經營的品牌形象,謀求多方共贏和可持續發展。
如果你問十個卡車司機,他們有沒有買到過假件?是否買錯過配件?十個有九個會給你肯定的答案。
這正常嗎?正常,因為中國卡車市場早已是假冒偽劣配件的重災區,廉價劣質的卡車配件充斥整個市場。市面上卡車配件的購買渠道多樣,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正品件(原廠件)、副廠件、拆車件、仿冒件等等。
在卡車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卡友,可能已練就一雙看破真假的“火眼金睛”,但是,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是“孫大圣”,且不說,這需要“被坑”的慘痛教訓交學費,即使能做到一眼識別真假,他們中很多人也只是憑經驗判斷。
至于原廠件,除了真假難辨讓消費者難以抉擇之外,售價高且價格不統一、不透明,這些都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除非影響到車輛性能和安全,一般一些易損件和外觀件,多數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價格較低的副廠件或仿冒件。
智慧重汽,推出的配件條碼管理,就如同給用戶一雙可識別真偽的“火眼金睛”一樣,一個配件一個身份。消費者在智慧重汽平臺購買配件,掃碼即能輕松判定其真偽。
更重要的是,中國重汽將涵蓋整車的零配件全都放在智慧重汽平臺上銷售,公開全國統一配件終端零售價,根據不同的配件品類,預設了合理的加價率,即線下銷售價格不可高于線上公布價格,消除用戶購買原廠配件時真假難辨和價格不透明的疑慮。
在智慧重汽平臺,實現配件精準查詢。用戶只需要提供自己車輛的VIN號碼和 配件名稱,即可精準查詢所需配件。精準查詢配件的型號,“按方抓藥”,用戶再也不會出現 “抓瞎”的情形了。這不僅降低了終端用戶因購買錯誤配件造成的損失,也提高了用戶購買配件的準確性和便利性。
據本網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在眾多汽車廠家中,僅中國重汽將配件的條碼管理與研發、工藝、生產、售后、供應鏈各子系統進行了基礎數據打通,對外開放了查詢端口,做到PC端特別是手機APP移動端進行精準查詢。
此外,智慧重汽平臺延伸至維修環節,手指一點,就近的10個服務站呈現在用戶面前,供他們選擇。同時,維修服務過程,智慧重汽也實現了透明化,一鍵報修/服務預約以及服務過程跟蹤,讓用戶掌控整個服務過程。
過去,打過救援電話后,“服務人員到哪兒了?”是個大問題,“千呼萬喚始出來”是用戶服務求助的痛點。現在,平臺指定的服務站派工后會把服務工程師的位置信息開放給用戶。服務結束后用戶可以對服務做出評價,以此規范服務站的維修服務質量。
另外,劉培民向《中國卡車信息網》透露,二期,智慧重汽還將公開全國統一的服務工時定額和各地工時費用標準。車輛進服務站維修方案敲定后,用戶可以使用“服務費估算”模塊對應付服務費做出一個合理的、公允的評估。這樣,可驗證的正品配件+全國公開的配件價格+服務費估算,一切消費均是透明的,都在用戶的掌控之中。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劉培民和中國重汽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劉正濤
“智慧重汽給用戶提供了網上購買正宗配件和維修服務的透明渠道,一方面可以促進合作伙伴業務量的增長,也能抑制配件的造假。”劉培民指出,不立不破,讓用戶知曉正品配件的渠道和驗證真偽的方法,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才不是一句空話。
不過,線上的成交量不是中國重汽所看重的,他們更在意是通過規范配件經營和整車售后維修服務,獲取用戶的信任,增加與用戶間的粘性,深化中國重汽誠信經營的品牌形象。
據了解,目前,首批已有60家親人配件中心庫和星級服務站已經可以提供區域配送服務。余下的配件中心庫,在廠家將原庫存配件重新認證、貼碼入庫后,也將實現線上線下區域配送和銷售服務。
據中國重汽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劉正濤透露,4月26日,智慧重汽平臺的運營主體——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地球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業,注冊會員數突破1.3萬人,綁定車輛(VIP會員數)6664輛(注:此數據為采訪期間統計)。
二.飲鴆止渴還是細水長流?
合作商的疑慮:打破原有“游戲規則”,他們的利益誰來保障?
智慧重汽回應:配件交易市場透明化,已是大勢所趨。改革需要打破原來的利益分配,重塑一個合理的、有市場競爭力的利益平衡關系,中國重汽要創造的是多贏局面,線上線下,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是必經之路。
反思卡車配件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曾經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是各種市場力量的失衡造成的,而這種種失衡又與法規、觀念和利益不無關系。卡車配件市場的“水很深”,改革需要打破原來的利益分配,重塑一個合理的、有市場競爭力的利益平衡關系。
中國重汽此番所做的一系列以用戶為中心的變革,打破了原有“游戲規則”,將配件和售后維修服務透明化,維護了用戶的利益,但是,與中國重汽合作的配件經銷商與服務站,他們的利益又將如何保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配件經銷商和服務站,心里應該比誰都清楚,有多少用戶因為配件價格不透明、服務不及時以及體驗性差,過了質保期后,轉投路邊店。
當前,重卡后市場需求已經崛起,各種電商平臺紛紛出現,網絡的出現讓一切變得透明。是在市場競爭中被取代,還是順勢而為,,以更好的用戶體驗,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配件銷售部總經理唐洪榮認為,“汽車后市場必須回歸到商業本質上來,圍繞我們的服務對象,即消費者為核心來構建一流的服務體系,只有創造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同時提供線上線下良好的用戶體驗,才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配件銷售部總經理唐洪榮
唐洪榮強調,在轉型的過程中,合作商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涉入汽車后市場配件用品及維修保養服務的產業鏈環節最多——產品、倉儲、物流、銷售以及線下服務的導流和匹配,因此汽車后市場線下服務的重要性是各類電商平臺較難逾越的門檻,服務的重要性決定了線下維修店的不可替代性。
“互聯網+”的本質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誠如馬云所說:“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傳統思維只有一條就是捍衛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互聯網連接一切,消除距離,并由此沖擊一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把選擇權真正交回到用戶手中。
而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準繩和標尺也在發生著改變,他們已經越來越不能容忍汽車配件市場價格不透明以及服務低下的亂象。
彼時,政府出臺政策,要求廠家對外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國家八部委聯合發布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16年1月1日實施。
配件交易市場透明化,已是大勢所趨。商業模式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能夠最先擁抱并善用新方法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識時勢、重踐行、敢為先,中國重汽已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而真正優秀的企業有勇氣直面競爭,以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去贏得消費者,創造實現雙贏或多贏的局面;而不是靠市場壟斷獨占、“綁架”消費者消費。
一個有勇氣自我革命,打破原有利益鏈條,并做出轉變的企業是值得尊敬的。倘若中國重汽此次改革成功,或許意味著卡車配件行業將迎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