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漢人張騫的足跡踏開西域之門,亞歐大陸上從此多了一條絲綢之路,繁榮經貿讓沿線人民倍受恩澤。千年后,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被歷史湮沒的絲路輝煌迎來新的機遇。
陜西作為參與絲路戰略的重要省份,不僅起點城市西安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一批走出去的陜西企業和一群服務絲路的陜西人。他們當中有的久居海外忙碌在項目工地上,有的頻繁穿梭在陜西與絲路沿線國家之間,他們也會時常想家,他們也曾厭煩顛簸,但陜西人的勤勞淳樸讓他們為陜西發展外向經濟,打造內陸開發開放新高地默默耕耘。
西部網推出《絲路陜西人》系列報道,講述那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默默貢獻的普通陜西人。
他在泰國即將工作三年,一年只能回家兩次。三年來,他不斷感受到“微笑的國家”的友好,同時也體會到了泰國對中國企業的生疏。
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泰國公司從無到有,從不了解到逐漸被泰國市場接納包容,趙建林和他的同事們付出了很多。他說,作為一個新進入的汽車關鍵零部件品牌,讓泰國及東盟其他地區了解法士特、接受法士特,是他的目標。
泰國政府關注“一帶一路” 中國企業看好東盟市場的未來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不僅陸路沿線國家倍感振奮,海上沿線國家也渴望參與,其中作為海上絲路的核心區域——泰國,自然就成了不少中國企業布局海外市場的首選。在陜西本土成長起來的法士特集團同樣也伸出了敏銳的觸角。
“我從2012年項目調研就開始往返于中泰之間,2013年項目啟動后常駐泰國,完成了公司注冊、土地購買、廠房建設、設備安裝等,目前工作重心從建設轉移到經營上面。”據法士特泰國公司經理趙建林介紹,泰國政府層面非常關注“一帶一路”,但普通民眾對“一帶一路”還缺乏認知了解,盡管如此,泰國市場還是被大家所看好。
趙建林介紹說,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虎”,泰國工業基礎較好,但在遭受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重創后,泰國經濟發展變緩。
“經濟發展水平上我們公司所在的羅勇府類似于西安的高新區,隨著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長期經濟發展很看好。”趙建林說。
首家海外工廠運轉 才意味著我們的企業從產品出口邁向品牌出口
趙建林告訴記者,在泰國沒有本土汽車品牌,所以對國外的汽車品牌采取完全開放的態度,歐美日的傳統汽車品牌在泰國深耕多年,多數都有生產基地,泰國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更高,其中日本品牌市場影響力最大。
盡管如此,法士特在與泰國與EATON、ZF等行業內全球知名企業競爭并取得絕對優勢地位,對此趙建林顯得很驕傲。“作為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變速箱生產企業,我們有信心憑借產品的高質量、高性價比等在海外競爭中取得成功,但作為一個新進入的汽車關鍵零部件品牌,讓泰國及東盟其他地區了解法士特、接受法士特,還需要一個過程。”
據介紹,2014年10月投產的法士特汽車傳動(泰國)有限公司落戶于擁有“東方底特律”的之稱的泰國羅勇府,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40畝,主要生產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6擋、9擋、12擋、16擋雙中間軸系列變速器,是沃爾沃泰國商用車項目的唯一指定供應商,并輻射東南亞十一國商用車變速器市場。
西部網記者從法士特集團獲悉,過去十多年間,法士特實現了由變速器零部件出口到總成出口為主的轉變,總成出口量已由出口創匯總額的10%逐漸增長至40%以上,而海外首家工廠——泰國工廠的運轉,才是意味著法士特的海外戰略已從產品出口升級到技術和品牌出口。
感謝即時通訊工具 緩解了海外老陜的思鄉情
趙建林說泰國有“微笑的國家”之稱,只有自己在泰國生活近3年來,才越來越趕到這個稱號的名副其實。“雖然中泰雙方在文化、生活習慣上有一些差異,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好溝通的。”
據介紹,法士特泰國公司目前共有13名中國員工,一般每年回家兩次。長期在外,對家人都很少能關照的到,無論是老人生病還是孩子上學,他們都不能在身邊,每次想起這些心里還是充滿內疚。
“得益于發達的網絡,我們平時和家里的聯系還算方便,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幫我們緩解了不少思鄉之情。”趙建林說。
如今踏著“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法士特更是迎來了拓展海外的最好時期,其中像趙建林一樣的“老陜”們雖然背井離鄉,但是為了家鄉企業的壯大,家鄉經濟的發展,他們義無反顧地在海外奉獻著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