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個月,經濟下行壓力是每一家企業的切身體驗。全國柴油機行業今年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25%,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超過50%的下滑。然而,玉柴集團的一組數據卻令人振奮:
玉柴集團核心子公司——玉柴股司海外市場實現了翻番增長,其中東南亞市場1~4月的進入量超過了去年全年。船用及發電機用動力銷售額、拖拉機用動力銷量等均實現同比增長超過6%,船電動力市場份額在行業普遍下滑背景下,增長了2個百分點。
在“新常態”下,玉柴通過打好“組合拳”,激活“新動力”,換擋升級,實現了穩健發展。
早謀劃,早動手
早在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就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負增長。當行業企業仍在大規模擴張時,玉柴集團董事局主席晏平便提出了“健康比規模重要”、“500強比500大更重要”的理念,計劃進行“新一輪的調整和否定”。
玉柴在2012年創新了母子管控模式,實施了“五維管控”模式,加強了經營層面的關鍵指標監控。2013年,在集團及子公司兩個層面推行構建全面風險管控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風險管控體系。2014年,從戰略、運營、市場、質量安全、廉潔自律等加強對子公司的風險管控,促進子公司建立風險信息庫,確保企業的整體健康安全。
鐵腕治企,果斷調整,是玉柴新一輪戰略調整的特點。“問題整改率低于95%的,一票否決!”3名子公司高管因為企業管理不善,受到了免職或降職處理。
執行風險監控之后,如何保持穩增長,實現轉型升級成為玉柴迫在眉睫的工作。2013年,玉柴對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產業格局進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以轉型升級為核心的“二次創業”戰略,拉開了企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制造業邁進的大幕。
攏拳頭,蓄內力
無破不立,破除現有產業結構是“攏拳頭”的第一步。
在新的戰略規劃中,玉柴打破原來“六大業務板塊”,取而代之的是拓展“發動機”和“石油化工”兩條產業鏈,構筑“金融”和“物流”兩大服務平臺。原來的零部件板塊、發動機板塊、工程機械板塊、專用汽車板塊歸入“發動機產業鏈”,而原來的石油化工板塊則升級為“石化產業鏈”,物流汽貿板塊則轉型為物流服務平臺,構建金融服務平臺,與多家銀企搭建資金管理平臺,有效保障了集團資金鏈安全。而“兩條產業鏈”將以原有產業為基點,往上下游延伸,往上進入產業鏈源頭,往下切入終端市場,形成全價值產業鏈。
新的規劃整合了集團的資源。為強化“石化產業鏈”,玉柴與凱富能源合作,推進欽州石化項目建設;與馬石油集團強強聯合,共同成立玉柴馬石油潤滑油公司。目前,玉柴馬石油潤滑油公司已形成“四地域三基地五公司”的分布格局,依托玉柴工程研究院、玉柴馬石油潤滑油研發中心,與玉柴發動機同步研發試驗,實現機、油一體化。2014年,該公司實現銷量同比增幅6%。
打好拳,快穩狠
“攏拳”是為了出拳更快、更穩、更狠。力量蓄足了,如何出拳非常關鍵。
玉柴產業新城建設是玉柴打出的重要一“拳”,這將從根本上提升玉柴發展水平,實現轉型升級。目前,玉柴產業新城建設如火如荼,產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區規劃已通過政府審批,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正在穩步推進,已有9家核心供應商簽訂合作協議,23家企業初步確定合作意向。
產品的研發,是企業生命力的體現。早在兩年前,玉柴的發動機產品大多限于車用發動機產品,甚至在車用領域,輕型發動機也僅限于一兩款產品。市場過于單一,意味著抗風險能力不強。研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迫在眉睫。
2014年,玉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5億元,玉柴工程研究院南寧基地投入使用,蘇州研發基地起步建設,海外研發機構進一步完善。其中,玉柴承建的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在夯實自主研發能力的同時,玉柴積極與美國思達耐、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大連交通大學等海內外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自主研發和技術檢測試驗平臺。
研發能力的提升,保證了企業新產品的投放。近三年,玉柴平均每年向市場投放超過10款新品,YC4S、YC6T、YC12VC等輕型車用發動機、高速大功率船電用發動機等產品不斷投放市場。2015年初,玉柴又向市場投放了10款發動機新品。
“組合拳”的命中率和得分率非常高。2014年,玉柴股司發動機產銷48.4萬臺,繼續位居行業榜首,市場份額提升了1.3個百分點。2015年發動機銷售出現新的增長點:在船電動力領域,玉柴股司逆勢增長,銷量位居行業第二;在海外市場領域,玉柴股司銷量實現翻番增長,在東南亞裝配玉柴發動機的載貨車銷量陡增,在中美洲、南美洲、中東等地裝配玉柴發動機的客車銷量喜人;在重點項目領域,一批出口歐洲的發動機順利發運,意味著玉柴歐洲項目實現了重大突破。3月31日,玉柴與中鐵二十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憑借中鐵二十局在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條件,玉柴發動機、工程機械產品將通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