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是2015年前4月柴油機市場的第一個關鍵詞。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5年前4月國內柴油機共銷售998025臺,相比于2014年同期的1326576臺,市場下滑了24.77%,繼續疲軟態勢。
“洗牌”,則是第二個關鍵詞。

俗話說,亂世出梟雄,市場困難的時候,最容易出現新的勢力崛起,在今年4月的柴油機市場同樣如此。
2015年前四月份,行業下滑24.77%,排名前十家的柴油機品牌,只有兩家呈現正增長,其中北汽福田以累計增長40.06%的增幅領跑行業,與此同時,福田發動機的市場份額與同期的4.54%上升到8.46%,基本翻了一番,而其市場排名也從去年同期的第九名上升到今年的第六名。
同樣實現正增長的企業為江鈴控股,以銷售94070臺,增長4.62%的成績榮列柴油機TOP10中增長第二猛的企業。
這兩家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中高端發動機為主,并且是整車企業自有(合資)的發動機公司。
除了上述兩家企業,其他8家都在下滑,其中濰柴和玉柴下滑最為明顯,濰柴動力下降58.70%,2015年前4月共計銷售柴油機84729臺,比同期縮水120444臺,其縮水數量為普通柴油機廠一年的銷量總和。而另一柴油巨頭玉柴則是下降幅度為36.33%,銷量比同期減少61472臺。
濰柴下滑劇烈,一是因為重卡市場不景氣,整體下降三成多,二是因為整車企業紛紛自造發動機。福田原本是濰柴第一大客戶,不過福田歐曼現在更多配套了自家的福田康明斯發動機,這自然占了不少濰柴的份額。
玉柴作為客車最大的動力配套商,應該受重卡市場影響不大,那為何也下滑如此劇烈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客車企業今年大賣純電動客車或者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而這些新能源客車幾乎都不再搭配玉柴的發動機,因此,導致玉柴的業績受到不少影響。
此外,全柴、一汽、山東華源萊動三家企業下滑幅度均高于行業的24.77%,云內動力、東風和中國重汽的下滑幅度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