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5月6日消息,據連線網站報道,沒有很多人會去特意留意車輛的號牌,但號碼為“AU010”的車牌在美國人眼中有些不同尋常。這也是戴姆勒高管和內華達州州長在臺上拿著這塊車牌面對鎂光燈的原因。當然,他們是為了向世人宣布首輛官方認可的自動駕駛貨車——Freightliner。
這是一款集裝箱運輸貨車,18個輪子是它的標志,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汽車上路。戴姆勒方面稱,該自動駕駛集裝箱運輸貨車能夠讓運輸更為安全、更為廉價,也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為美好。
臺上來自戴姆勒的沃爾夫岡·伯恩哈德(WolfgangBernhard)表示,人們對該產品的需求顯而易見,而公司快速迎合了這些人。
該車型尚無法完全實現自動駕駛,其僅僅在高速公路上接管操控,不會變線且與前車保持距離,不會自行超車。如果貨車遭遇自己沒有把握可以處理的情形,例如前方路線有積雪覆蓋,它會以蜂鳴以及在儀表盤上閃爍圖標的方式通知駕駛員接管操作。如果駕駛員沒有在5秒內響應,其會逐漸放慢速度直至停止。
就硬件方面來說,這款貨車與戴姆勒銷售的其他車輛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個立體攝像頭用來識別車道標志,短程和長程雷達用來識別前方障礙物,最遠800英尺。后方沒有配備傳感器,因為沒有必要。沒有車輛間通信能力,也沒有LIDaR(激光雷達)。軟件算法從針對奔馳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版本修改而來。
Freightliner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輛測試車型。戴姆勒對它的安全性深具信心,而內華達州機動車管理部門也表示同意。但一款可靠車型的誕生需要經歷數以百萬英里的行程,經受各種路況及氣候情況的考驗,然后才能提供給用戶,而這些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主流車商采取了相當保守的手法,不超出自身能力,不逾越監管紅線。
貨車從來就不吸引眼球,但對于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就提升貨車安全性和效率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間,即便是有限程度的自動駕駛也能夠極大的改善這方面的情形。
拯救生命
據統計,2012年度,全美共有33萬輛大型貨車發生事故,近4000人因此喪生,大多數死于轎車中。90%的事故是由于駕駛員的不當處置所導致。
近年來,全國范圍內一些大規模貨運公司紛紛為旗下車隊配備了主動安全設備,例如車道控制以及自動剎車。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言而喻。
不想承擔的工作
另一個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原因在于,貨車司機面臨嚴重短缺局面。缺乏合格的駕駛員引發了“貨物吞吐能力危機”。全美貨車協會預計,到2022年,貨車司機的缺口將達24萬之多。
導致此種情形出現的部分原因在于,長途貨運非常辛苦,獲得執照也費時費力。而隨著今后該行業的監管措施更為嚴厲,司機短缺的局面將會進一步惡化。全國范圍的數據庫將對司機嗑藥及酗酒行為進行監控,讓有前科的司機難以獲得新的工作;貨車速度將被限制在每小時64英里以內;隨車安裝的設備也將讓司機無法超時限疲勞駕駛。這些舉措提升了安全性,也打壓了公司的獲利空間。
與此同時,對貨物運輸的需求正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催生出更多從倉庫到家門口的物流需求。
取代人工駕駛
解決之道不是要說服更多人投身貨運司機行列,而是減少甚至根除這一崗位的需求。讓貨車自己駕駛,安全性將大為提高,既迎合了需求,也節省了時間和能耗。
自動駕駛在安全性方面的好處顯而易見。機器不會感到疲勞,不會有壓力,不會憤怒,也不會被意外干擾。考慮到貨車主要的時間都花在高速公路上,該技術無需面對最為困難的障礙:復雜的城區道路情況以及需要與各種行人及車輛打交道。一旦該技術被驗證可行,車身可以被設計得更大,能夠更有效率地運送更多來自亞馬遜的貨物。
貨車還能連成一列,由其中一輛領頭,其他跟在后面模仿前面車輛的行程,彼此間隔30英尺。只需一個司機即可操縱車隊,這將會在勞動力和油耗方面帶來巨大的節省。即便考慮到換班司機的存在,優勢還是顯而易見。
該技術正在消滅對人類駕駛員崗位的需求,至少在高速公路上的駕駛是如此。
貨車司機的工會勢力較弱,不大可能阻礙該技術的進展。代表他們的議員最多在國會提出主張,讓人們相信該技術不如受過培訓的司機那么值得信賴。
據最近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公眾對自動駕駛轎車非常感興趣,但他們痛恨看到貨車的駕駛室空空蕩蕩。
但趨勢不可阻擋。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駕駛技術——無論在貨車還是轎車上——都將向人們證明其較有人駕駛更加安全且更具效率。人們終將接受這種改變。這種改變也終將獲得監管者的放行。
那時,如果你看到一名貨車司機雙手正拿著iPad玩而不是放在方向盤上,不要過于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