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玉林市市長蘇海棠帶領市國土、財政、工信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風塵仆仆去到了玉柴產業新城建設工地,實地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蘇市長到玉林履任以來,已經多次到玉柴產業新城調研。至今,第一批次意向入城企業也已基本確定,可以說,產業新城建設一只腳已經落地了。
那么,玉柴產業新城的意義何在?在現今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它又有怎么目的?
新的戰略支點
早在2003年,玉林市政府、玉柴就提出了要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玉柴產業新城作為玉柴集團二次創業戰略的載體和平臺,被稱為“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效聯動的復合型產業新城、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帶動區”。
與以往的產業園不同的是,玉柴產業新城以玉柴集團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的原則,開展玉柴產業新城的規劃建設工作。玉柴產業新城規劃布局為“一個總部基地和四大產業園區”,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整機產業園”“終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前者是對主要對發動機整機生產及研發進行專業化布局,而后者意在“重點引進和發展農業機械、專用汽車、電動汽車的零部件、大部件及整車生產企業”。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前者是圍繞現有發動機產業,后者則是拓展現有產業,甚至是面向未來的產業。
所以說,玉柴產業新城是玉林乃至廣西的戰略支點,一點都不為過。
未來如何發展?
以前,不少產業園區都是光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現在玉柴產業新城是從零開始建設的產業園區,可能面臨的變數更大。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玉柴產業新城建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不僅將獲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將乘上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首先,是政府支持。作為一個政府主導的項目,得到支持是理所當然。不過,未來這種支持力度應該不會減弱,只會增強。因為在當前經濟下行背景下,如何穩增長成為政府的重要課題。要穩增長,肯定是先穩住現有產業,然后謀求新發展。而玉柴產業新城依靠玉柴集團現有產業規模,是重點培養的產業基地。
其次,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少人可能認為這個暫時還看不到前景,其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效益已經逐漸顯現。前不久,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到廣西北海。廣西北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已經按照自治區的部署,打通玉林出海的通道。無論是從物流角度,還是從開拓東南亞、次湄公河流域市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相關新興產業的落地,玉柴產業新城將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