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卡銷量要達到13.5萬輛以上,市場占有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這是中國重汽在2015年商務大會中提出的新目標。
這一目標要超過其2014年業績,且要挑戰行業第一——東風的年銷量。那么,重汽要如何達到這一目標?目標實現可能性有多大?這樣的目標制定依據是什么?重汽是如何來預判2015年重卡市場的?請看記者從重汽2015年商務大會帶來的現場報道。
目標能否實現 曼產品成關鍵因素
首先,要來看下目標離得有多遠。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11月,重汽重卡銷量為11.17萬輛,同比增長了1.36%,首次超過一汽解放同期10.9萬輛的銷量;市場占有率為16.24%,提升了0.37%,行業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若按照月平均1萬輛左右的銷量,預計重汽2014年全年重卡銷量可達到12萬輛。
也就是說,重汽提出的2015年13.5萬輛重卡銷量目標其實并不高,僅需要比2014年增長10%左右。除了2014年增速不大外,重汽的重卡年銷量在前兩年中均保持了一個較高增長,2013年增長15.6%,2012年增長了17.1%,均高于行業整體增長速度。而此次提出的13.5萬輛銷量,僅需要增長10%左右,可見要完成該目標不是沒有可能的。
重汽又是如何來分配這13.5萬輛重卡銷量呢?據了解,重汽銷售部要完成8.6萬輛,力爭9萬輛,其中曼產品3萬輛;重汽商用車公司要完成2萬輛,其中汕德卡(同屬曼平臺產品)2000輛,新斯太爾1.8萬輛。從銷量分配中可以看出,曼平臺產品在2015年成為重點推廣產品,也是13.5萬輛銷量能否完成的關鍵因素。
為此,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馬純濟在2015商務大會中指出,2015年要以曼(T/C)系列產品推廣為主線,加快曼技術產品的產業化、市場化推廣。同時,中國重汽集團總經理蔡東也在大會中強調,中國重汽2015年營銷工作的重心,是將產品線調整至曼技術發動機與車橋上。“2015年曼技術產品銷售占比超過1/3,真正形成中國重汽產品的新優勢。”
而中國重汽銷售部總經理張曉東則在銷售部分會場提出,全面分析國內中重卡市場,制定“前三有我、勇爭第一”的戰略目標,確定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采取相應措施。“2015年重汽銷售部以曼技術產品為市場開拓主力,強化品牌戰略。”在他看來,曼產品依靠其與國際并行技術,在2014年近一萬輛的銷量基礎上,完成可實現2015年3萬輛的目標。
同時,張曉東還表示,為了讓更多客戶認識到T7H優勢,要發揮出T7H的大馬力、AMT、液力緩速器的優勢,實現產品在行業內差異化競爭。
總而言之,重汽2015年能否完成13.5萬輛的重卡銷量目標,曼產品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重汽預判:2015年重卡市場持平 或略降
除了自身因素外,外部因素也決定著目標能否如愿實現。那么,重汽又是如何來看待2015年重卡市場的?
蔡東做出的預測是:2015年重卡行業銷量與2014年持平或略降,有5個方面的宏觀因素會影響到2015年重卡市場行情。“一、發改委2014年底批復了大量的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2015年的基建投資和下游的重卡需求提供了一定保障;二、黃標車淘汰力度繼續加大,京津冀、珠三角和長三角2014-2015年要淘汰完所有黃標車,其他區域的淘汰工作則將持續到2017年;三、城建融資平臺企業化改革;四、房地產業將維持現狀,不溫不火;五、2014年底掛牌的數萬輛國三車輛將在2015年初得到消化。”
另外,蔡東還指出,2015年重卡市場還受到4個方面的微觀因素影響。“一、稱重上牌,或成2015年重卡市場最大影響因素;二、攪拌車容積控制也是一大影響因素(相關政策未查到,但記者追問蔡東時,他表示2015年起攪拌車方量標準衡量方法會有變,攪拌車會需要重新上牌),或引發上半年需求高峰,下半年低迷;三、油價下調,NG車型運行成本優勢減弱;四、預計2015年工程車輛總量持平或微降,公路與市政用車將微增。”
此外,面對2014年下半年重卡市場的下滑態勢,蔡東仍認為,2015年春節過后的傳統旺季仍會如期到來,“但上半年的總體銷量不會比2014年同期更好”。
由此可見,外部環境也不會過壞的情況下,重汽要實現2015年13.5萬輛的重卡銷量目標,還是極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