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商用車領域迎來深刻變革,新一輪技術革命為產業轉型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勢下,中國商用車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應對產業之變,更好地把握新機遇?如何應對新挑戰,構建產業新生態、新模式?11月26日,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中汽兄弟承辦、九州國際協辦的“2024商用車產業合作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各大商用車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等業內專業人士就商用車行業發展趨勢及產業未來路徑進行深度探討。
共探中國商用車產業發展新路徑
一直以來,商用車在中國汽車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鑄就自主創新發展典范,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對于國家建設及經濟運行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社社長、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謝戎彬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商用車行業取得巨大成就。不過,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商用車行業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激變與重構,以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為主的技術變革不斷向縱深發展,為產業帶來結構性發展機遇,也帶來了一系列全新挑戰。
“新形勢下,商用車行業需要加速構建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鑒于此,‘2024商用車產業合作發展大會’在此召開,旨在通過搭建深度交流平臺,凝聚業界各方智慧,推動合力共為,共探中國商用車產業發展新路徑,擘畫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謝戎彬說。
圍繞商用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謝戎彬認為,一要堅持以創新為本的自主可控發展,不斷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全行業內生動力;二要擺脫對政策的過度依賴,打破同質化競爭,由單純提供產品逐漸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統解決方案轉變;三要堅持高水平開放合作,堅持長期主義,積極探索全球化新航路;四要強化行業合力、協同創新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商用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海外出口成亮點
近年來,我國商用車市場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及海外出口等方面發展加速。
活動現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閆建來表示,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緩慢恢復,進入深度調整期,汽車產業迎來產業變革和產業生態重塑的關鍵節點。首先,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共識,“碳中和”愿景目標加快推動汽車傳統動力向電動化為主要方向的綠色低碳能源動力系統轉型;其次,智能革命賦能智能網聯汽車變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智能汽車、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加速融合,智能汽車將成為打通社會要素流動的關鍵紐帶;最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與研發、生產、服務、管理各環節深度融合,有效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提高效率、質量和生產柔性,從而形成滿足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全新生產方式和產業生態。
“目前,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短期無法覆蓋整個商用車市場,氨、氫、甲醇、二甲醚等新型燃料內燃機技術應用前景不明,商用車實現碳中和尚面臨眾多挑戰。”閆建來預測,到2030年,電動(充電、換電)商用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20%左右,至2060年增長至80%以上,未來很長時間內,商用車將形成以傳統能源低碳化為主,充、換電為輔、燃料電池和其他技術為補充的技術發展路徑。他強調,未來新能源與智能化是商用車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和抓手,新能源化、智能化將會為商用車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在海外出口方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1-10月,中國商用車的出口量達到商用車出口75.5萬輛,同比增長22.5%,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此外,在零部件出口領域,1-10月我國汽車零配件出口770.49億美元,同比增長5.9%,同樣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在孫曉紅看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生劇變,中國汽車通過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產業的先發優勢,有效推動中國汽車出口近幾年高速發展。他指出,國際化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汽車產業為全球釋放了新動能、新模式與新發展空間。他預計,2024年整車出口將近600萬輛,增速可達15-20%;其中商用車出口增速在15%左右,超過85萬輛;新能源商用車占商用車出口比重在6%左右。
為中國商用車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今年3月,由《中國汽車報》社和九州國際聯合打造的2024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暨國際卡車文化節圓滿舉辦,吸引眾多商用整車企業亮相,累計到會專業觀眾超3萬人次。2025年2月28日-3月3日,2025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暨國際卡車文化節將再次舉行,屆時商用車生態博覽會將成為涵蓋整車、前裝科技、后裝應用及卡車文化等商用車產業全鏈條的專業展貿平臺。
2025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暨國際卡車文化節啟動儀式也在本次會議上舉行。
廣東九州國際會展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家政介紹,在政策加持和市場轉型“雙輪”驅動下,我國新能源商用車迎來發展新機遇。雖然我國商用車實現了出口量和“出海”生態建設“兩開花”,但是品牌增值空間依然較大,通過打造文化IP做到品牌“出海”、標準出口是有效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可實踐路徑。在此背景下,“2025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暨國際卡車文化節”應聲啟動,旨在以“展”聚力、以“會”興業,構筑商用車產業綜合生態,為中國商用車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此外,為強化賦能中國汽車綠色低碳轉型,中環汽研(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汽車報》社還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整合和利用彼此在汽車大數據、汽車綠色低碳政策標準法規研究、融合傳播等優勢,聯合媒體智庫、卡車用戶、汽車大數據研究及汽車行業資源,圍繞重型車使用場景細分領域,聚焦市場產品運營數據發布、碳足跡核算、用戶畫像、卡友車輛選型等項目進行合作,進一步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主辦方還根據商用車行業發展的前瞻趨勢策劃舉行了《商用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沙龍研討。來自業內的精英翹楚、專家學者以及終端使用者等多方代表匯聚于此,共同探討商用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加速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引領商用車行業邁向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新紀元,共同繪制商用車智能化發展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