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參加“2021商用車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商用車產業發展研究工作組年度會議”并線上發表《商用車市場發展趨勢展望》主題演講。
徐長明的主題發言分為兩個內容:一是近30年來商用車市場形勢;二是商用車市場未來發展走向。
徐長明指出過去30年,商用車市場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其背后是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驅動經濟增長因素的變化。
其中,2017年以來中重卡市場銷量回升并持續處于高位主要是政策因素起作用。2021年上半年國六排放升級、價格戰、金融政策促銷、治超等政策拉動中重卡市場增長,下半年國三淘汰政策力度減弱疊加的政策透支效應已經顯現。
未來商用車形勢如何?徐長明認為一看經濟,二看政策。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總量GDP增速將有序下移,2022年以后GDP將保持在5%—6%區間增長。經濟結構也將持續調整,經濟對商用車市場的支撐力度將有序減弱。
政策方面,延續合規化趨勢。合規化對商用車市場會持續幾年起正向作用。德國規范化發展用了15年時間,我們跟奔馳專家交流,他們認為中國國家大,區域差異大,需要規范化的時間應該更長。
徐長明談到引導車輛合規化的政策有:1.環保政策,提前淘汰高排放車輛,車輛進行排放升級;2.超載/超限治理(2004年開始,治超向常態化發展);3.藍牌輕卡大噸小標治理;4.皮卡解禁;5.雙碳政策的影響(公轉鐵,所帶來的負向作用)……
徐長明預測未來幾年商用車總體將呈回落態勢,真正轉向存量競爭市場。從經濟規律角度講,民生消費市場(影響車的類別)、法人車隊市場(影響車的特性)、專用車有良好的前景。相較于鋼鐵、煤炭、砂石料、水泥攪拌車等大宗原材料運輸,快遞、生鮮冷鏈、危化、日用工業品等民生消費相關物流領域更具成長性。
從減碳和環保角度講,新能源商用車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固定區域新能源商用車:如港口、機場等;市場物流,比如京東等快遞物流運輸;特殊領域:如垃圾清掃等。
針對近年來重卡和工程機械領域掀起的新能源熱潮,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曹曦表示當下重卡、工程機械領域電動化已經成為行業新熱點。近兩年,電動重卡、礦卡已形成規?;瘧?,車輛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得到實際驗證。動力電池價格下探,循環壽命顯著提升,油電差效益顯現。
目前電動商用車在某些場景已具備不依賴補貼實現商業電動化條件。城市基建、鋼鐵廠、礦山、港口等領域客戶明確提出電動化替代要求。今年以來,新能源重卡銷量逆勢上揚,實現了“六連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