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英雄亦能造就時勢。黑格爾有一句名言:“一代英雄,必然是公認的那個時代目光敏銳的人。他們的業績,他們的言論,就是那個時代的精華。”
50萬輛!2020年,在譚旭光帶領下,中國重汽創下成立90年來,最高年產銷歷史紀錄!
譚旭光是改革的捍衛者。在任兩年多時間,他以激情鐵腕手段在中國重汽推動改革,對中國重汽原生態環境造成“極大殺傷力”,得罪人無數。而他卻誓言愿意埋骨濟南英雄山,也要將改革進行到底。
對此,有兩種極端評價集于他。有人說“他是酷吏”,有人認“他如青天”;有人怒斥他“簡直是胡鬧”,有人鼓勵他“大膽放手去干”;有人說“他破壞重汽發展”,有人認為“他讓重汽重獲新生”……
在履職兩年多時間里,譚旭光到底給中國重汽帶來了什么?是什么鑄造了這位頗受爭議的領導者呢?我們先對譚旭光在中國重汽大刀闊斧的改革軌跡,做一個簡要復盤。
2018年9月1日,中國重汽來了位新黨委書記、董事長,提出要擦亮中國重汽品牌,將中國重汽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商用車集團。
譚旭光改革第一刀成功剝離房地產、幼兒園、醫院等非主營業務。
譚旭光要求把所有領導干部的沙發都撤了,辦公室大門統統由木頭門改成玻璃門,全體干部員工在陽光下辦公。
譚旭光提出堅決不養懶人閑人,逆風裁員,對無責任感、無執行力的管理人員痛下殺手,打破了中國重汽領導干部的封閉機制,實現了“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提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當兩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心無旁騖攻主業”的精進文化,打造全員激情干事的生態。
重點培養、有序引進高端人才,提高產品正向開發能力,打造大國工匠隊伍。
全面預算管理,啟動“陽光”采購,強力降成本,卻堅持為一線工人和科研人員漲工資,打破派遣工“轉正”陋習。
掀起“食堂革命”、“廁所革命”,解決了一線職工蹲在生產線吃飯、衛生的問題,譚旭光要求領導干部要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一線員工,員工再小的事也是天大的事,必須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
由此來看,譚旭光的管理風格是嚴苛的,同時也是有溫度的,其壯士斷腕式的改革管理和“神形俱備”的優秀企業文化,讓中國重汽有了持續性競爭力和凝聚力。
“大腦疏通好了,我們的四肢就會強健有力。”在一系列改革中,譚旭光給中國重汽的產品提出明確要求——“要將技術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市場優勢”,他說:“做企業就是做產品,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
這兩年,對外,中國重汽強化技術研發,優化產品結構主動出擊開拓市場;對內,譚旭光大刀闊斧的管理改革,鍛造出了堪當時代重任的虎狼之師、鋼鐵團隊,讓這個有著90年歷史的老國有企業迸發出年輕、進取新的生機活力。
2020年,譚旭光帶領中國重汽一路斬荊披棘,登頂年產50萬輛高峰,然而,銷量不是中國重汽追逐的最終目標。
憶往昔,當年譚旭光許下的誓言言猶在耳:“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要爭當銷量的世界‘第一’,而是要爭創品牌、技術與質量的世界‘一流’。在任期內,我將帶領中國重汽走向高端,爭創世界一流。”而今,中國重汽正朝著這個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