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0日,因疫情大范圍停工20余天的上汽紅巖工廠,恢復了往日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看著生產車間內面戴口罩、井然有序工作的同事,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工段長楊喜勇感觸頗多。
作為上汽紅巖總裝車間的基層管理者,自2月1日起,楊喜勇就開始對員工到崗的行程軌跡進行統計。接觸的復工員工越多,他越能體會到上汽紅巖員工重回工作崗位的不易,以及他們重新投入生產的飽滿熱情。
目標:工廠!出發!
2月20日,疫情還在持續,全國許多地區也依然處于封路、交通停運的狀況之中,尤其是在重慶周邊的偏遠農村,公共交通尚未運行。如何回到工廠,成為復工員工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汽紅巖的工人們也是使盡了渾身解數。
為了復工,上汽紅巖的員工有多拼?楊喜勇作為每天統計復工員工狀況的基層管理者之一,最有發言權。
“我們總裝車間的郭福龍是四川中江人,他們那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停運了。為了回到工作崗位,他只能騎摩托車,穿越鄉間小路,回到重慶工廠。”楊喜勇說。
四川中江與重慶相距295公里,郭福龍早晨8點從家出發,一路騎行了8個小時,下午4點才返回重慶工廠。2月的巴蜀之地,天氣尚未轉暖。即使戴著頭盔、棉手套,郭福龍依然可以感受到寒風灌入衣領的清冷。
除了料峭的春寒,休息和用餐也成為了郭福龍返程中的大問題。“沒有地方吃飯,也沒有地方休息。”回憶起回程當日的情況,郭福龍沒有抱怨,反而笑著說:“為了復工,這點付出是值得的。”
在上汽紅巖總裝車間統計的復工員工中,老家在重慶農村的人有很多。特殊時期,公交車、出租車都沒有運營,所以他們很多人都是徒步三、四個小時走到高鐵站或長途客運站,再乘車返回公司。
“在我們生產車間,員工復工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有的員工因為買不到高鐵票,就在路邊搭乘貨車返崗,還有的員工通過公司微信群,一起拼車回到公司。”楊喜勇說。
深知員工復工之不易,上汽紅巖公司充分統籌協調,為員工的復工提供可行性規劃。
“為了讓員工出行更加便利,我們就地域片區成立了微信群,指導員工如何出行。”在上汽紅巖微信群內,員工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出行信息和交通工具等。對于回到重慶滯留高鐵站的同事,上汽紅巖更是派出專車,統一安排復工員工回到工作崗位。
“雖然回程之路大家各有艱辛,但是大家都希望能夠盡快回到公司,恢復生產。”楊喜勇說。
人員統計,再仔細也不為過
與穿越鄉間小道、重回工作崗位的外地員工相比,負責統計復工員工信息的總裝車間基層管理者同樣不輕松。
自2月1日起,上汽紅巖總裝車間所有基層管理者都回到了緊張的工作狀態,開始綜合統計復工員工信息,為生產車間的全面復工做準備,楊喜勇也是其中之一。
在重慶,每個小區針對疫情防控的方針各不相同,這些重回工作崗位的員工,有的人需要向小區管理者出示健康證,有的人則需要向小區管理者出示當地政府的出行證。
“不同證件辦理所需的時間不同,這就意味著每位員工返崗的時間也各不相同。組織生產需要一個準確的復工人數,來安排接下去的生產計劃和產量目標。”楊喜勇說。
復工人員統計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經驗與技巧,貴在負責者的耐心與細心。每天到達工作崗位后,上汽紅巖總裝車間管理者就開始通過電話與員工溝通。對感冒、咳嗽等身體異常的同事,統計員工還會保持每天一次以上的溝通。
在復工員工信息統計期間,每天8點半到崗的管理者常常會工作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對于在統計過程中出現煩躁情緒的同事,大家也格外寬容。
“員工在接受多次調查后,難免會出現不滿情緒,這我們都能理解,所以在工作過程中,我們會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給員工最好的服務態度。”楊喜勇說。
在落實復工員工篩查工作的同時,每個工段還為總裝車間員工建立了幾個分地域片區的微信群,專門解決員工復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難題。
“像員工復工需要公司出示什么證明?同一地點員工如何共同拼車復工?這些小事都可以在公司微信群里得到解答。”
在上汽紅巖,與楊喜勇一樣負責統計復工人員信息的基層管理者還有很多,他們的堅持與付出為上汽紅巖的全面復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截至3月1日,上汽紅巖復工人數占比已達到65%;由外省返渝,目前仍處于隔離狀態的復工員工占比25%。嚴格的人選篩查后,復工的上汽紅巖已恢復了往日熱火朝天的生產狀況。
克服困難,全力生產
對于大多數一線工作者來說,回到工作崗位僅僅是復工的開始,真正的考驗在恢復生產之后。
“按照公司規定,從外省返回公司的員工,要隔離14天才能上崗,這就造成了很多崗位員工缺失,為了彌補這種缺失,我們其他工位的員工就要調整崗位,保證生產正常進行。”
員工調換崗位就意味著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崗位的工作,為了保證生產正常進行,重新調整崗位的員工都積極學習新知識,適應崗位的全新工作內容。
對于大多數員工來說,要適應的不僅有全新的崗位職責,還有公司嚴格的防疫措施。為了保證疫情之下復工活動的穩步推進,上汽紅巖制定了嚴格而不失人性化的防控措施。
“回到公司后,員工之間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有些工位距離比較近,這就意味著一個員工做完工作后,另一個員工才能進入工位繼續工作。”此外,定時測溫、設備消毒、員工分散用餐也成為上汽紅巖員工復工后的日常。
雖然嚴格的防控措施為復工工人正常工作增加了些許難度,但并沒有影響上汽紅巖工人對于重回工作崗位的熱情:“重回工作崗位,大家都非常開心。疫情之下,生產的有序恢復,讓我們覺得企業充滿希望,員工的未來也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