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屬企業迎難而上,通過在完善機制、調整布局、創新發展等領域的改革探索,不斷推進國資國企做大做強,目前安徽省屬國有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已經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近日,《安徽新聞聯播》在節目中對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省屬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作了詳細報道:
在江淮汽車輕型商用車研究院,這段時間研發人員正在忙著為澳大利亞客戶開發新一代的底盤產品,時間回溯到20多年前,我國的第一件客車專用底盤就是從這里誕生的,從那以后這里設計出的底盤產品就一直保持國內銷量第一,并銷售到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0年,江淮汽車創造性生產出國內第一臺客車專用底盤
90年代初,江淮汽車很困難,當時為了適應市場,用錘子錘、用手工畫,研發出了我國第一個客車專用底盤,應該說江淮汽車的真正騰飛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在一窮二白中艱難起步,江淮汽車在過去50多年的時間里,不僅在全省較早建立起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并在率先探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成為安徽省屬企業整體上市的先行者。
與此同時,企業又通過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等先進創新平臺和廣泛集聚海內外創新資源,與德國大眾開展新能源汽車合作等舉措,實現了做大做強。汽車的年銷量已從1978年的不到1萬輛增加到了2018年的46萬多輛,營業收入在去年也超過500億元。
目前江淮汽車已經掌握了全系列電池安全以及電控技術的開發,江淮所有的乘用車已經具備了全系列車型的這種互聯網生態連入汽車這個對應的功能,預計2021年自動駕駛會實現整車的商品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省屬企業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初期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到制度創新再到向縱深推進三個時期,一批骨干企業通過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快速發展壯大,全省國有企業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都取得了巨大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屬企業更是通過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新進展。省屬企業年度投資額由2016年的1077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1645億元。圍繞“高新基”全產業鏈共實施了327個項目,總投資789億元。截至目前,29家省屬企業的專利擁有量已接近223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