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家成員單位、百余位行業專家、6個寫作組、召開30余次專題研討會、歷時8個月編撰完成......該著作的完成對于現階段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
6月26日,中國氫能聯盟在山東濰坊濰柴集團正式發布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19版)(簡稱:白皮書)。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表示:在我國氫能源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白皮書的發布對于促進產業發展和構建中國產業特色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五大亮點“把脈”氫能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的現狀及趨勢
作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戰略領域的高質量研究成果, 白皮書系統研究了氫能在我國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中的定位,全面展示了氫能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及趨勢,提出了近、中、遠期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的發展目標和行動倡議。譚旭光說:“白皮書主要內容包含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技術、政策三大路線圖,完整呈現了氫制取、儲運、分發、應用四大領域的發展情況,并對標全球提出了我國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的標準。”
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注意到,白皮書主要呈現五大亮點:第一,國內第一次對氫能在能源體系中的定位進行系統研究。白皮書立足中國能源低碳化轉型的發展目標,客觀分析了我國發展氫能產業的條件和優勢,明確了氫能是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的有益組成;
第二,科學研判氫能供求兩端發展趨勢。在統計整理我國氫氣產量和應用基礎上,通過建模科學研判了氫能在交通、工業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趨勢和氫源保障;
第三,提出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技術、政策三大路線圖。結合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實際,制定了近中遠期的總體目標、技術路線以及政策體系保障路線圖;
第四,完整呈現氫能制取、儲運、分發、應用四大領域發展情況,梳理了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主要環節的技術應用和經濟水平,歸納了產業發展特點、瓶頸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第五,對標全球提出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五大發展倡議。建議從堅持戰略引領、加強科技創新、完善標準體系、探索試點示范、強化國際合作五個方面推動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雨綢繆 投資500億元構建氫能源產業基地
對國內的大多數車企而言,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這一塊還是一片空白。濰柴作為我國動力領域的翹楚,積極推動國家氫能產業落地與發展,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布局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譚旭光稱,低碳化、清潔化將成為未來能源發展之路。氫燃料電池在關鍵技術上已經實現了重大突破,關鍵是如何實踐應用。未來幾年將是氫燃料電池由技術研發轉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高峰期。
從柴油發動機起家的濰柴,在“心無旁騖攻主業”的企業理念下,在全球率先推出了商用車動力總成的創新模式,實現了與歐美頂尖企業的并跑,做到了傳統發動機領域世界一流的成績,但面對從傳統能源到氫能源轉型升級的時代趨勢,濰柴未雨綢繆。在2018年初,山東省啟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將氫能產業發展作為重要發力點之際,濰柴結合山東半島氫能資源和產業優勢,在山東率先建立全產業鏈燃料電池產業化示范工程。
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獲悉,2017年濰柴提出了加速實現到2030年新能源業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濰柴將在新能源上投資500億元建設了氫能源產業基地,并打造國際一流的千人的新能源研發團隊。目前,濰柴氫燃料電池產業園、加氫站等正在緊張建設,與國能集團合作開展的200噸級氫能礦卡項目正有序推進。譚旭光說:“濰柴積極推動加氫站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濟南、濰坊、聊城建成三座加氫站,并在濰坊建成一座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的固體式加氫站。”
濰柴整合全球資源打造氫能源發展“山東模式”
另外,濰柴在全球積極布局優質資源,先后與加拿大、英國等知名企業開展合作,牢牢掌握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HPDI天然氣發動機等未來新能源商用車的三大核心技術,為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力推動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端升級。濰柴對新能源業務的高瞻遠矚、高起點布局受到了國家的認可,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商用車產業化技術與應用》和《面向重型載貨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與控制》兩大重點研發項目。
在依托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開展自主創新的同時,濰柴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地建立科技創新中心,重點開展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發,并協同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整車企業資源,打造更加開放高效的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突破。譚旭光表示,濰柴已確立了到2030年新能源業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投資建設了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國際一流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濰柴還將整合優質資源,全力打造囊括測評、生產制造、氫能應用、整車示范等環節的氫能發展“山東模式”,有力推動燃料電池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