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6年7月13日,中國誕生出第一輛國產卡車,到如今智能卡車誕生并將挑戰無人駕駛;從單一車型到依據各種運輸環境條件實現“私人定制”;從“掙錢機器“到”移動的家“……《機智過人》第三季隆重推出的“智敬中國”系列直播第二彈,將直播室搬到了長春一汽“解放牌”卡車的生產現場,用鏡頭講述著這個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卡車品牌的進化之路。
在當下城市生活中, 許多年輕人已經沒有了與卡車“親密接觸“的機會。其實,卡車與轎車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卡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
沒有卡車,我們在網上“剁手”的寶貝怎么才能更快的送到我們手中?重要的信件資料怎么準確送達?我們吃的蔬菜水果、用的柴米油鹽,也都要靠卡車運輸到距離我們更近的網點。對于偏遠地區,卡車更是重要的物資運輸方式……可以說,卡車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在解放車間門口的卡車陳列處,擺放著幾輛具有代表性的“大解放”卡車。這些卡車濃縮著解放卡車的進化史,也濃縮著我國工業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第一代解放卡車CA10的誕生結束了新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而剛剛下線的已經是搭載著人工智能系統UNI的第七代智能解放卡車。解放卡車從一出生就聯系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將一車車物資運往祖國各地。
65年,700萬輛,七代國民卡車的產品更新,解放汽車見證了中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與騰飛,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幸福生活。
本次直播將目光集中在最新的解放第七代卡車J7上。它使用了人工智能系統,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它搭載攝像頭、激光雷達、GPS/IMU、高精地圖、智能運算器等智能化設備,實現了自動跟車、自主換道、遇障礙物自動剎車、根據道路情況自動轉彎等功能,可以解放駕駛員雙手雙腳,降低駕駛疲勞強度。
可以說,有了人工智能系統的卡車,已經不僅是一臺單純的運輸工具,更像是無所不能的“變形金剛”——有智慧,又舒適,又安全,從普通的卡車變成了與司機師傅心有靈犀的親密朋友。
其實,智能化不僅滲透在解放卡車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上,也被極大運用在解放卡車誕生的地方——現代化車間。智能機械和能工巧匠密切配合,兩輛解放卡車的下線間隔只有四分三十秒!焊接完成后,第七代J7解放卡車就要由專業駕駛員實駕檢測,沒有問題才算生產合格。
同時,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解放卡車都可實現“私人訂制”: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差別很大,所以不同的車隊在運輸時需要面臨不同的狀況。北方風沙大,南方雨水多,為了提升解放卡車面對當地自然環境的表現,生產解放卡車時就會依據買家的要求進行調整,不僅智能,而且足夠貼心。
而且,眾所周知,跑長途非常耗費駕駛員的精力,所以一輛車會搭配兩個駕駛員。為了讓駕駛員休息的更好,解放卡車還提升了休息區域的舒適程度,讓司機們口中可以帶來經濟利益的“掙錢機器”變成了他們“遠方的家”。
為了檢驗智能卡車的無人駕駛,《機智過人》特意設置了極具挑戰的檢驗環節:節目組在一塊空曠的場地上,用輕輕一碰就可移動的輪胎圍成特殊的S型“賽道“,而且賽道左右的富余量只有10公分,卡車必須在蛇形彎道里自由的行駛,而且不能碰到兩邊;節目組還邀請了經驗豐富的卡車司機師傅與無人駕駛解放卡車來比一比誰先到達終點。
在終點處,節目組還設置了“多米諾骨牌”,需要雙方精準停車才能成功碰倒骨牌,少一點距離則碰不到,多一點距離卡車輪胎就會被地上的釘子扎到爆胎……而這個誤差允許距離竟然只有1公分!究竟解放J7能否成功挑戰精準無人駕駛呢?單單蛇形彎道這一項檢測看上去就已經夠刺激了,但是這只是《機智過人》對智能卡車檢驗的第一步!節目組還為智能卡車準備了更嚴苛、更刺激的挑戰。
智能卡車的表現到底有多精彩,就在央視一套《機智過人》第三季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