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60小挖使用11000小時后會是什么樣子?恐怕許多都已臨近報廢的邊緣,即便沒有報廢,恐怕也大修過幾次了吧?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臺國產小挖經過11000小時使用后,仍然完好如初,你會相信嗎?然而,這卻是的的確確存在的事實。在隨玉柴重工華北線服務小組走訪山西市場時,中國路面機械網記者便見到了一臺這樣的小挖,使用時間超過了11000小時,不僅三大件從來沒有維修或更換過,就是鏟斗和驅動輪也沒有更換過。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施工現場筆者看到,這臺小挖反應靈敏、動作協調,操作起來就像新機一樣游刃有余。它的主人便是玉柴山西用戶李玉生。
像愛孩子一樣愛護挖機
李玉生算得上玉柴的一個老客戶,手里有五臺挖掘機,其中四臺為玉柴品牌,唯一的一臺其它品牌還是因為當時玉柴貨源緊張,急于干工程不得已從其它地方買的。當服務小組趕到侯馬時,老李正在城區自來水公司施工,正值一天中最熱的時刻,兩邊的樹葉曬得有些發蔫,提不起精神。得知我們已到了門口,老李熱情地迎了出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院子里擺放的兩臺玉柴小挖,一臺YC35-8停在狹窄的施工管道旁,一臺YC60-8還在拖車上沒有卸下來。老李解釋道:“上午拉了一臺小挖來施工,沒想到要用破碎錘,只好又調了一臺小挖過來,車子剛到就接到了你們的電話。”看到大家臉上不住地淌汗,老李露出歉意的笑容。
李玉生于2011年購置的玉柴YC60-8小挖,使用時間已超過11000小時
略作寒喧后,他把我們讓進了里屋。從交談中我們得知,那臺在現場施工的YC35-8小挖是老李購買的第一臺玉柴挖掘機,至今已經整整十年,使用時間已經超過了8000小時;YC60-8于2011年購置,使用時間超過了11000小時。服務工程師隨后冒著酷暑對兩臺機器的性能進行了檢測,使用狀況之良好出乎大伙的意料。
李玉生在保養自己的挖機
一臺使用過11000小時的挖掘機無論從外表還是從靈活性等方面來說,竟然與新機相差不大,老李是如何做到的呢?
看著大家疑惑的目光,老李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養挖機就像養孩子一樣,只有用心才能夠養好。”老李告訴我們,他今年快60歲了,平時愛好很少,除了開挖機,平時的業余時間就是琢磨如何保養,如何護理挖機。老李愛干凈,每天收工后,他都要將每臺挖機捯飭得干干凈凈,“弄干凈了,看著就讓人舒服。”凡是機器容易磨損的部位,他都用鋼板進行加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和挖機朝夕相處多年下來,老李也儼然成了半個專家,每次機子拉回來,只要聽到機器的聲音,他便能判斷出機器的狀態。哪個地方螺絲松了,他趕緊擰緊;哪個部件需要更換了,他及時更換。總之一句話,凡事做到防患于未然。
更令人驚奇的是,老李還給鏟斗的銷軸量身縫制了一件外套,防止銷軸受到磨損,手工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絕。一般的挖掘機在使用10000小時后,鏟斗、驅動輪等部位磨損會非常嚴重,而老李的仍然完好無損。老李多年來還保持著一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所有的零部件,哪怕是機油、液壓油都用的是原廠件,“表面上看起來會貴一些,但使用原廠件可以大大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成本,機械的使用效率也高,是非常劃算的”。
這臺玉柴YC60-8的鏟斗已經使用了11000小時,從來沒有更換過
使用11000小時的玉柴YC60-8挖掘機的驅動輪依然完好無損
凡是容易磨損的地方,李玉生都精心加固
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在檢查中,老李還向服務人員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動機在熄火后再啟動有時會出現啟動不了的現象,像這種情況最近已經出現了兩三次。聽了老李反映的情況后,服務人員高度重視,經過分析一致認為,這是因為不良的操作習慣造成的。服務人員進一步解釋道,在操作手柄沒有操作到位的情況下,關閉了發動機形成了液壓泵帶著負荷工作,產生了憋車現象。服務工程師隨后按照分析的情況進行了重新操作,果然再沒有發生憋車等現象。
玉柴服務工程師正在精心檢測小挖的狀況
從攀談中筆者得知,老李以前是一位貨車司機,2007年才進入工程機械行業,使用的第一臺挖掘機是輪挖,輪挖在當地并不適用,2008年選擇玉柴履帶式挖掘機后,生意才算走上了正軌。談到為何要選擇玉柴的小挖產品而不是玉柴更大的挖機產品時,老李坦言,是因為當時手頭資金不夠寬裕,因此才用全款的方式購買了這臺3.5噸的小挖。老李的挖機主要用于挖地基、園林綠化等工程,隨著工程量的增長,2011年,老李添置了YC60-8挖掘機,隨后每隔兩年,老李便要添置一臺玉柴挖機,至今手里已擁有了四臺玉柴小挖。
李玉生駕駛玉柴小挖作業場景
談到對玉柴挖掘機的評價,老李輕輕吐出了三個字“非常好”,“如果不好的話,我也不可能購買這么多的玉柴挖掘機。”老李對玉柴的服務也非常認可。他表示,與玉柴品牌結識十多年來,玉柴的服務工程師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隨著與玉柴合作的深入,相信雙方的默契度會越來越高。
老李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均有自己的事業,女兒女婿跟著他在干。女兒主管后勤,負責搜集信息、調度機器,照料一家人的生活。女婿李福財以前在工廠上班,從2012年起辭職跟著岳父一起干。目前他與岳父各負責一臺挖機,另外還雇傭了三名司機。談到當前的行業形勢,老李喜憂參半。喜的是當前的行業形勢很紅火,工程量很多,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過得更紅火;憂的是有些客戶結帳不及時,最長的欠帳已經超過了三年。他表示,剛進入行業時基本沒有欠帳現象,都是做完了就現金結款。從2013年以后,拖欠工程款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一方面是因為挖機越來越多了,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的整體社會環境有關。不過他倒不是太擔心,自己手里有五臺挖機,資金周轉不成問題。欠帳的大多是老客戶相互知根知底,資金的安全性不會存在什么問題。
李福財夫妻倆
李福財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將手頭的挖掘機擴大到十臺,按每兩年添置一臺的速度,這個目標很快也能實現。作為一名80后,他與妻子都非常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認為未來只有實現規模經營,才能占據更多資源,獲得更大的發展優勢。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定今年內再提一臺玉柴的YC-9產品,以滿足日益擴大的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