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開車,離不開車內空調,可是你又真的知道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嗎?合理正確使用,不但可以使車內溫度盡快降下來,給車內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還可以降低發動機負荷,提高壓縮機的壽命。
先開窗再開空調
很多車主上車的第一個動作都是開空調,這樣會給人健康帶來隱患。暴曬后的車廂內充滿了內飾散發出來的苯、甲醛等有害毒氣,如果一進入車內就馬上打開空調,可能會吸入這些有毒氣體。正確的方式是,進入先打開車窗或者打開車門,然后打開風扇加速空氣循環,幾分鐘后再關上車窗開空調,這樣不僅可以使有毒物質釋放出去,而且降溫效果更好。
空調總是開在最小風量
大多車主都誤以為空調開到最大檔會比較耗油,所以會盡量選擇開小風量。其實不然,空調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吸進一定灰塵,從而形成污垢,待時間一長,則會發生霉變,若長期以小量風為主,是很難把空調內的積垢吹出去,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正確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時間,需將空調開到最大檔,約10分鐘左右即可有效杜絕灰塵積聚。
不要長時間低溫
卡友在開車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貪圖涼快,把車內空調溫度調得很低。不然,人很容易因為車內外溫差太大而內分泌失調,從而引發生病。此外,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也會導致車輛油耗加大,增加用車成本。正確的方式是,將車內溫度與外界溫度調節為相差6 攝氏度左右為最宜。
內外循環切換
長時間行車,還要充分利用空調的內外循環功能,正確切換內外循環功能具有控制車內空氣質量,輔助保溫的作用。正確的方式是,車外環境較差時,可以選擇空調內循環功能,從而保證車內空氣不被污染。其他時候,則建議盡量使用外循環功能,預防車內長時間處于密閉狀態,車內空氣質量下降。
先關空調再熄火
很多人習慣下車不關空調,直接關閉發動機,這樣做對空調壓縮機的損害非常大,而且久而久之空調風道內還容易滋生細菌。正確的做法是,在車輛到達目的地前約5分鐘,先關閉車輛的空調壓縮機,也就是AC按鈕,讓鼓風機繼續工作,吹干風道內的水汽,待到達目的地后,關閉鼓風機,然后熄火。這樣能夠有效減輕空調壓縮機的工作壓力,延長壽命,并且能夠避免風道內因水汽積累而產生霉菌等問題。
停車后開著空調睡覺
有的人在車內休息時,會緊閉門窗,打開空調,這是件十分危險的事,因為發動機在工作時,如汽缸中的汽油燃燒不完全,會產生高濃度的一氧化碳,從而發生中毒,甚至死亡。正確的做法是,開著空調在車內睡覺時,一定要適當打開車窗,保持車內空氣流通,以免發生危險。
開著空調在車內吸煙
有些人在車內吸煙,經常不會注意關閉空調,致使車內煙霧排不出去,很自然會刺激你的眼睛和呼吸系統。正確的做法是,車內吸煙切記一定要將空調通風控制調整到“排出”位置。
空調風向:斜向上吹
我們經常會忽略空調風向的問題,開啟空調后,任憑風向隨意吹,甚至選擇吹風擋的那種模式,其實這樣做是不合適的,因為風擋玻璃的溫度高,會抵消大部分制冷效果。正確的方式是,選擇斜上方吹,這樣利用熱氣上升冷氣下降的規律,讓冷空氣從上到下對車內進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