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1日開始推行的治超新政,以及GB1589-2016新國標的實施和推進,讓重卡市場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也是去年秋季以來,國內重卡市場好得讓人目瞪口呆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9月21日起,治超新政全面禁止“雙排車”進入高速公路通行。而這意味著,車輛運輸車的運力需求至少增加了1/3。
根據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去年8月聯合發布的《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我國將超限車輛治理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6月30日)為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整改期,在此期間暫時允許方案發布之前注冊登記的“單排車”過渡運行,全國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拒絕“雙排車”車輛駛入,并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20%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更新改造。第二階段(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將全面完成所有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更新改造,其中2017年底前完成60%。第三階段(2018年7月1日起)將全面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車通行,符合《道路車輛外輪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要求的標準化車輛運輸車比重達100%。
今年4月25日,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又聯合發布《關于做好車輛運輸車第二階段治理工作的通知》,并對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更新改造給出了具體時間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總數的20%,9月30日前完成40%,12月31日前完成60%,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80%,2018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所有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更新改造。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車上路運行。符合《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要求的標準化車輛運輸車比重達到100%,中置軸車輛運輸列車等先進車型得到廣泛應用。這意味著中置軸車輛將得到大范圍推廣。
中置軸車輛運輸車的最大使命就是運送各種車輛。在歐美國家運輸商用車、歐系輕客甚至重卡使用的都是中置軸運輸車。據測算,中國汽車物流市場已經有4.5萬—5.5萬輛車輛運輸車,但合規車只占5%,由此帶來的合規車的剛性需求,成為巨大“風口”和誘人蛋糕。在合規車中,中置軸車輛運輸車成為劃分新舊市場分水嶺的核心車型。
另外,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還要求2017年5月1日起,重點查處不在申報系統中的不合規車輛運輸車。要以2017年7月、10月及2018年1月、4月、7月等五個時段為重點,嚴查超過退出期限的不合規車輛運輸車。對裝載14位及以上的車輛運輸車,要重點進行檢查。對于中置軸車輛運輸車,裝載高度暫參照載運集裝箱的車輛執行。
目前,已經進入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所要求的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第二階段,那么,汽車生產企業對于中置軸運輸車又做了怎樣的準備呢?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98批)擬發布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信息,在公布的眾多企業和車型中,又有11家企業的11款中置軸車輛運輸掛車入選,而這只是市場大熱的一個縮影。
這11家企業分別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集車輛(江門市)有限公司、北京市威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華晨興達特種車輛(大連)有限公司、山東建宇特種車輛有限公司、柳州乘龍專用車有限公司、梁山華魯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梁山鴻福交通設備有限公司、遼寧華馳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