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宗商品市場的相對低迷,導致汽運市場緊張局勢加劇。今年春節過后,公路汽運費價格一路走跌。2月4日,山西柳林去往山東鄒平的運費在258元/噸,截止6月6日,這一運費已降低至170元/噸,降幅達34.1%。近期,汽運市場在長期的下跌之后,出現了回暖跡象,不少線路運費上漲5-15元/噸不等。
根據市場信息采集和反饋,目前汽運市場運費均有小幅上漲變化。受到前期環保限產的影響,煤礦和焦化廠開工有限,貨源相對緊張。另一方面,去年治超政策影響導致很多物流公司和車隊更換過自有的車輛,對于汽運市場來講,卡車數量相較于去年是增多的,從而加劇了“車多貨少”的局面。
前期運費下降巨大的原因,除了“車多貨少”的市場環境外,還與廣大司機的購車方式有關。鑒于司機多是貸款買車,每月需要償還較大數量的購車貸款,這就使得司機在低價運費面前有時也會選擇接受,而眾多的司機群體相互競爭便會加劇整個汽運行業的競爭壓力,拉低整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我們可以看到在沒有大的運輸需求情況下,公路運費一直保持持續下跌的態勢,這和汽運市場上多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結構有巨大關系。
在天津港不再接收汽運煤炭之后,眾多的車輛轉而變為短倒運輸或往鐵路站臺運送的模式。一定程度上疏散了中長途線路上的運輸車輛。部分線路甚至因為政策或者其他方面的影響而降低了司機們的運輸意愿。以黃驊港港為例,在環渤海港口逐步限制汽運煤炭的情況下,黃驊港的汽運煤炭仍舊正在進行,但是有司機反映,黃驊港結算方式由現金變為了打卡,使得不少運輸車輛在線路選擇上,不太愿意拉煤去黃驊港。這也是導致運費適度上漲的原因之一。
進入6月份,各地區用電量持續增加,各地電廠也將迎來補庫時期。據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六大電廠6月4日開始,煤炭日耗突增至68萬噸以上,表明目前電廠用煤需求已經有所擴大,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煤炭運輸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經歷之前的汽運市場“冰點”之后,目前的運價回調既有超跌反彈的需要,也有現在正在擴大的運輸需求的影響,近期運費價格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