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開始了!而且首站區域賽還是在四川成都,還同樣選在傳化物流港!那今年的中國重汽實況挑戰賽有啥看頭?中國卡車信息網記者通過現場直播發現,今年的比賽可謂玄機重重,大不一樣。
5月15日,以“油你掌握,效傲天下”為主題的2017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實況挑戰賽區域決賽在成都傳化物流港拉開帷幕,該站也是今年整個實況挑戰賽的首站比賽。而去年中國重汽首屆曼技術產品高效節油實況挑戰賽的首站比賽,也選在了成都傳化物流港。
比賽開幕式地點
領導和選手們合影留念
賽制改變,運氣因素成浮云
據去年成都站冠軍、今年亞軍的參賽選手李傳瑞介紹,首先,在賽制上,今年的區域賽打破了去年的循環賽方式,采取小組出線機制,分為小組賽和區域決賽;小組賽中,12名選手分為3組(抽簽定組,每組4人,每組一輛賽車)進行比賽,每組成績第一名選手晉級區域決賽;區域決賽中,晉級的3名選手,駕駛同一輛車進行比賽,其中冠、亞軍晉級總決賽。“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今年的比賽,選手憑運氣的成分幾乎沒有了,因為大家使用的都是同一輛車比賽,更加公平,也更加能賽出真正的水平。”來自山東臨沂的李傳瑞告訴記者,去年的賽車全部由他所在的物流公司提供,盡管三輛車的車型、型號、馬力、公里數、車貨總重都一樣,但是“老司機”們都清楚,哪怕同一批次,不同車的油耗還是有所差異的,更何況挑戰賽絕對是高手之間的過招,比拼的就是那一點點微小的油耗差異。“我就比你多了這一腳油!就是那個上坡,你用的是5擋,我用的6擋。”知道比賽油耗成績時,李傳瑞對今年成都站的冠軍張俊濤說道,言語間能感受到不小的遺憾。而他們兩人的百公里油耗成績分別為百公里27.95升和28.34升,差距不到0.4升。
選手們抽簽
雖然下著小雨,但不阻賽車前行
其實,賽制的改變也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有趣情況。由于是抽簽決定分組和比賽次序,在前一天的小組賽中,竟然產生了所謂的“死亡之組”。原來,在李傳瑞所在的C組中,去年成都站的亞軍、總決賽亞軍王剛也同時在列。“這真是冤家路窄!將要上演龍虎斗哈。”當大家看到分組情況時開玩笑說。“不僅如此,我們這組另外兩位選手,一個還是王剛的親哥哥,一個則是其干親家,都是節油駕駛的好手。”李傳瑞說。
今年成都站的亞軍、去年的冠軍李傳瑞
重新比賽,只為忠于實際路況
除了賽制改變帶來的想不到,由于今年的實況挑戰賽仍然堅持中國重汽倡導的“三實”——實車、實貨、實際路況,在實際比賽過程中,更是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
在前一天的小組賽中,原計劃仍然采取和去年首屆一樣的比賽線路,但卻沒想到發生了收費站電子地磅損壞的情況,無法稱重。為此,主辦方本來想把線路往下一個收費站順延一下,結果又遭遇了嚴重的車禍,高速公路出現了大堵車,這對于比賽的正常進行帶來極大困擾。為了公平起見,上午9點多鐘開始的比賽被迫中途取消,此前的成績作廢,主辦方又重新規劃選定線路,直到下午三點再次進行比賽,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半左右才結束。
“誰也不希望遇到地磅壞、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大堵車這樣的突發情況,但我們的比賽就是實際路況的比賽,所以為了公平、真實、更具挑戰性,就重新選定了線路比賽。”中國重汽的工作人員解釋道。
油耗“升高”,源于絕不做秀
記者注意到,在頭一天的小組賽中,A組的楊月根、B組的張俊濤、C組的李傳瑞分別以百公里29.72升、29.61升、32.54升的成績實現小組出線,晉級第二天的區域決賽。在區域決賽中,張俊濤、李傳瑞和楊月根分居冠亞季軍,油耗成績分別為百公里27.95升、28.34升、30.30升。盡管和小組賽的成績相比,有了較大提升,但仍然遠遠不如去年成都站前三名的油耗成績24.63升、24.87升、25.4升。這其中有什么蹊蹺么?
冠軍張俊濤及其愛人在賽車前合影留念
對此,李傳瑞表示,今年的賽車采用的雖然仍然是中國重汽豪沃HOWO—T7H牽引車,但卻是540馬力 6×4車型,相比去年的400馬力6×2車型,理論上會增加油耗,經濟轉速也相應發生變化。同時,今年的比賽線路選擇要比去年復雜,線路總里程約65公里,限時80分鐘,不僅上坡路段多、經過的高架橋多,而且要經過兩個收費站折返點,除了折返時無法一次性完成調頭需要倒車外,還可能遇上排隊交費以及等紅燈的情況,這些給選手帶來不小的挑戰。另外,決賽當天,成都還下起了小到中雨,有些路段地面有積水,也影響到油耗成績。
事實上,在“三實”賽況下,百公里最低油耗27.95升,這一成績已經非常優秀,足以證明中國重汽曼技術產品的優異性能。同時,比賽充分說明,中國重汽不去刻意做低油耗,也不單純為了數據好看,就為了最真實地展現真水平和硬實力。正如中國重汽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曉東所說:“中國重汽實況挑戰賽不追求車輛最低油耗的理論值,而是希望廣大用戶在參賽過程中充分感受中國重汽曼技術的實力,并且借助實況賽推廣節能減排理念,普及卡車節能技術和低碳駕駛方式,將節油行動變成全民、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這才是中國重汽實況挑戰賽的真諦。”
記者還注意到,頭一天的小組賽中,一位選手上車就問跟車裁判員,方向盤升降怎么調。顯然,如果需要做秀,這樣的情況是斷然不會發生的。據了解,和去年的首屆比賽一樣,中國重汽實況挑戰賽的選手都是線上海選或推薦上來的,而且是絕對開放的賽事,針對所有品牌的卡車駕駛員,有些選手甚至是第一次摸中國重汽的車。而這便是實戰,同時也證明了中國重汽對自身產品的高度自信和實誠。
選車有講究,賽完還要送貨
來自四川德陽的蔣仕堂師傅是決賽用車的車主,是一名89后個體司機,去年9月剛購買了這輛中國重汽HOWO—T7H,目前已運營了8萬多公里。“我是自己掏錢買車,如果覺得車不好,是肯定不會買的,畢竟一輛車要花好幾十萬呢。我原來開大車已經5、6年了,還開過其他一些品牌的車,但整體感覺還是重汽的車最好。”他坦言,這次之所以自己的車會被選為賽車,是因為自己正好從貴陽運送鋁礦粉到成都,而由于自己拉的都是“熟貨”,貨主對時間要求沒有那么高,所以這次可以在成都多待幾天,等比賽結束就要把貨給貨主運過去。
決賽賽車的實際車主蔣仕堂同愛車合影
而實際上在中國重汽實況挑戰賽的每一站,都是用實際在運營的車輛進行比賽,且載的貨都是實際運輸的貨物,車貨總重嚴格遵守當下治超新政要求。本網記者在跟車直播時,注意到收費站收據上,顯示的車貨總重約為48.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