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國重汽京五新產品上市發布會暨2015中國重汽曼技術豪沃T系品鑒會在北京舉行。雖然是國內重型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但中國重汽為應對此次新品發布活動依然做足了功課,一方面應用德國曼技術全面提升新產品品質;另一方面,一次性推出40余款各類型產品,包括MC05、MC07、MC11及斯太爾D10在內的4款京五發動機,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培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來賓以及部分大客戶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質領先鋒 馭動未來
劉培民在產品發布活動中表示,2009年,中國重汽引進德國曼技術,尤其是先進的曼發動機技術,超前布局重卡發展的核心技術平臺,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從黃河到斯太爾、從豪沃到曼技術產品,中國重汽始終站在重卡技術的最前沿,引領整個行業追趕國際一流水平。其實早在今年4月,中國重汽就率先推出全系列的國五產品,涵蓋5升發動機到13升發動機。劉培民向記者透露,本月底,由科技部批準的國家重型汽車工程研究中心即將在中國重汽投入運營,這也是全行業惟一一家汽車工程研究中心。同時,中國重汽申報的國六排放柴油機技術研究項目也已列入國家863專項計劃,國家給予財政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京五和國五技術的基礎上,中國重汽在國六排放標準的發展和應用上,也一定能在全行業內領跑,促進大型商用車低碳環保發展。”劉培民說。
“安心、省心、舒心、放心”是參會人員說得最多的,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重汽在用戶中的口碑和品牌形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用一個“好”字,概括了中國重汽的產品,中國重汽的新產品技術與德國曼一樣,但價格卻只有它們的一半,性價比高,競爭優勢明顯。通過這個活動,中國重汽在北京市場一定能有很好的突破。
特技表演 盡顯品質
記者看到,在此次品鑒會上,眾多曼技術產品一字排開,包括牽引車、載貨車、危化品運輸車、環衛車、冷藏車、智能渣土車等。與以前中國重汽在工程車方面取得的成績相比,公路車可以說是中國重汽的一個短板,但在品鑒會現場,記者看到了多種型號的公路車。“通過曼技術的實施,我們在逐步調整產品結構,今年公路用車的銷量和增長率都比較高,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滑的速度。”劉培民介紹,“在當前國內重卡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中國重汽的公路車依然逆勢大幅度增長,可以說,這是用戶對中國重汽商用車品質的高度認可。”
在活動現場,用戶也切實感受到中國重汽T系列產品在整車操控性能和動力方面的優秀表現。中國重汽T7H兩車并排轉彎、原地燒胎、繞圈漂移、無人駕駛等特技表演,讓現場用戶大呼過癮,而最讓人震撼的是無人駕駛原地漂移。車手在調好車以后,便離開駕駛室來到地面,整個過程完全是車輛自身在做原地漂移。表演過后,用戶紛紛參與試乘試駕,零距離感受中國重汽T系列產品。更有用戶在試乘體驗后,與中國重汽簽訂40輛T系產品的訂單。
互聯互通 共存共贏
“未來的贏家一定是知道與誰做生意的人,企業要反映用戶的直接訴求,才能在未來競爭中贏得市場。”劉培民這樣告訴記者。多年來重汽奉行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理念,自覺擔負起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在北京推出京五排放標準后,中國重汽迅速響應北京市政府號召,結合北京第五階段重型柴油車排放標準,打造滿足京五(BJ51、BJ52)兩種排放水平的產品,全面覆蓋牽引車、載貨車、渣土車、攪拌車以及各種專用車平臺,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提供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案。
為減少用戶的后顧之憂,中國重汽推出“不以買斷為目的的用戶試用”體驗式營銷策略。中國重汽為用戶提供3~6個月的車輛免費試用,甚至為用戶提供掛牌新車試用。截至目前,這種營銷策略也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響。據悉,中國重汽剛剛又審批了500輛新車試用。這其實就是企業與用戶間的互通互聯,用戶在試用之后,把相關信息反饋給企業,企業就可以根據這一信息做出調整。
在此次品鑒會上,中國重汽獲得357輛訂單,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