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完成車聯網平臺;2013年,中國重汽對原有開發力量進行整合,組建車聯網項目組;隨后這一車聯網平臺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對原有系統進行優化提升,中國重汽開發出智能通車聯網系統,這是車聯網系統的開發脈絡。作為重卡領域開發車聯網系統的先行者之一,中國重汽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以一次手機APP現場秀再次展示了其在車聯網發展上的新突破。
增加用戶粘性
據介紹,中國重汽的智能通車聯網系統立足于用戶需求,所提供的服務也是建立在了解用戶需求基礎之上的。
當前卡車用戶車聯網需求主體包括大型運輸公司、車隊及知識水平較高的個體用戶。通過調研,智能通項目組發現,這些用戶群體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車隊調度、車輛油耗管理等方面。此外,好的車隊對司機的安全駕駛也格外關注,例如:超速、疲勞駕駛等方面。貨車導航也是長途運輸用戶的關注點。
基于這些用戶需求,目前智能通所提供的服務也更具“實用性”。然后,互聯網時代提出的挑戰是,要不斷創造用戶需求,而非僅僅滿足用戶需求,一些潛在的用戶需求亟待生產企業開發。
中國重汽意識到,盡管目前用戶的需求還處于比較實際的應用層面,對車聯網的認知還停留在“遠程監控”階段。但隨著運輸行業的大調整,尤其電商快遞運輸車隊、智能化渣土車的出現,部分高端用戶已經開始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車聯網為其所用,尤其在車隊全方位管理、車重管理、運行調配等方面。隨著互聯網、傳感器技術的不斷進步,眾多技術難題不斷被攻破,車聯網將發展到新的高度。車聯網這一前瞻性技術正是引導用戶使用需求的關鍵。
完善車聯網布局
據了解,通過技術升級提前布局,中國重汽早有嘗試。早在2007年,中國重汽開發出一線通備件系統,這對提升企業內部運行效率是一次突破。隨后基于這一平臺,又開發出服務一線通,從售后服務上提升服務質量,這一次的受益群體是用戶。
進入車聯網時代,中國重汽意識到,卡車作為企業的一個重要產品,已經不是單獨的個體,它是整個智能化網絡的一大參與者,傳統的機械模式車輛已無法融入車聯網。因此,這就要求車輛的設計、生產要向全車電子化方向轉變,在車輛設計時遵循標準化、電子化,以及生產環節的智能化。需要整車企業應用更高的技術手段進行車輛設計、生產、檢測,同時需要提高線下4S店、維修店等傳統網絡的車聯網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組織建立一支掌握核心技術的團隊,應對車聯網大潮的來臨。
在產業鏈上,中國重汽也進行了全面布局。據介紹,中國重汽車聯網產業鏈包含車廠、電信運營商、TSP運營商、硬件終端提供商、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以及消費信貸主體單位。車廠就是中國重汽。在電信運營商方面選擇與中國移動作為戰略合作伙伴,中國移動為中國重汽車聯網提供特有的套餐業務。TSP運營商則以北斗行駛記錄儀運營商為主,主要與中交興路、濟南九通等大的TSP運營商進行平臺合作,后期將會進行更為緊密的信息共享。內容和服務方面涉及車載導航等功能,指定為凱立德導航。
不同于其他卡車企業對消費信貸業務的做法,中國重汽車聯網對此業務十分重視。這一部分也是目前車聯網服務雖然覆蓋但并未大面積開發的領域。通過消費信貸功能實現車聯網與車輛綁定運行,監控車輛位置,對車輛實施遠程控制,幫助消費信貸主體單位降低放貸風險。
對于中國重汽來說,重點還是整車業務,車聯網則是重點提升整車的核心競爭力,包含車輛的遠程控制、車輛的詳細信息遠程采集、以及向特殊改裝領域拓展等,以技術為紐帶為車聯網提供更多的應用選項。
車聯網背后的思考車聯網熱的背后,是發展不規范、標準和結構沒有統一,值得重視。最為典型的就是當前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智能渣土車對車聯網的應用。
就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在實際操作中,卡車企業面臨很多由于標準、規范不統一所帶來的問題。例如各地智能渣土標準不一、平臺規范不同,卡車企業需要針對不同地區開發不同的整車底盤、電器系統,增加不同的傳感器、開發不同的控制邏輯軟件,有的城市渣土車容量僅有幾十輛,卻要做同樣的開發工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
在當前“互聯網+”熱度越來越高的大背景下,卡車車聯網作為車聯網的一大板塊,要得到良性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對此,中國重汽表示,必須充分利用現在互聯網的標準和它的生態系統,形成車聯網特有的技術標準和應用規范。車聯網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固然令人向往,但是需要更多力量的幫助,包括跨產業的通力合作;需要政府的重視,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和引導;需要城市規劃者和基礎設施專家的努力;需要汽車制造企業的長遠眼光和開放心態,做好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策劃;需要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共同參與,建立更加扎實的信息基礎設施,為信息的采集、傳遞、處理做好準備。
編后:中國重汽2013年配裝曼技術發動機的HOWO T系列重卡問世,這是中國重汽集中發力的時候。今年上半年,該企業的銷量位居行業第二,采用曼技術的產品市場地位日漸鞏固。伴隨產品研發的另一條脈絡,就是中國重汽一直沒有忘記軟實力的提升,行業內較早開始介入車聯網,建立“親人服務”的售后服務品牌,如今,智能通車聯網服務系統裝車量已達到年均增長萬輛的規模,同時今年推出的安卓手機APP,更加方便了廣大用戶的使用。中國重汽智能通當前階段主要關注車輛的運行數據、地理軌跡、車輛控制、遠程診斷等。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根據自身技術優勢,重點開發駕駛輔助功能,幫助駕駛員更好地掌握車輛駕駛技術、提高對車輛的認識、降低運營成本。基于互聯網時代的探索是無止境的,能夠占據市場一席之地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成為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