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星銳4系已上市一年有余,記者在7月底得以充分試乘試駕嘗試體會。
外型大氣 內飾得當
從外型來看,星銳中規中矩,前臉大氣,側面與后部設計得當,基本符合中國各個區域的審美。漆面很好,做工精良。
此次試駕分為場地試駕與短途試駕兩部分。場地試駕設在北京市朝陽體育中心的試車場,包含直線、0~100米加速、S形繞樁等環節。《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分到的是一輛6座客貨兩用車,拉人拉貨兩相宜。感覺非常容易上手,方向靈活,換擋容易,完全沒有任何笨重感。由于底盤高,視野很好。
記者仔細觀察了儀表臺,布局簡潔,無過多裝飾,出于成本考慮,雖然硬塑感強,但手感尚好,令記者驚訝的是工藝很好,沒有過大縫隙和毛邊。惟一缺憾的就是非對稱式,這將為出口車型改成右舵車增加難度。
空調操控設計比較人性化,風量強勁。
給記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S形繞樁環節,輕松操控。想象著后面空間即使拉上貨,駕駛感受也應十分愜意。
動力強勁 操控自如
在短途試駕部分,我們從北京出發前往河北的張北縣,全程280公里左右,大部分都是高速。最大的感受是動力強勁。
作為整車的“心臟”,發動機最是考驗整車效率和素質的關鍵。該款車搭載了高效能的1.9T發動機。雖排量僅為1.9升,是目前國內歐系輕客產品中排量最小的,然而功率卻比競品大。它運用了國際領先技術VNT(可變噴嘴)增壓與第三代高壓共軌直噴技術,完美提升了動力性能,最大功率高達139千瓦,最大扭矩達285牛·米。行進中,1.9T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相當強勁,在試車跑道上加速時有明顯的推背感。
離合器踩起來也比較輕松,匹配的6擋變速器換擋平順,據介紹,這是得益于小排量和高轉速。雖然在車速達到130公里/小時以后,噪聲比較明顯,但這種車應該很少有機會開到這個速度。在1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噪聲并不明顯。
江淮星銳總經理助理秦續俊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目前,用戶對手動6擋的期望值明顯提升,46%的用戶期待可以升級為6擋,1.9T搭配6擋變速器被稱為黃金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第二天回程走的是京新高速,途經延慶段時有一段山路。星銳在盤山路上的表現給了試車記者絕對的驚喜——操控靈活,穩定性高,開起來非常有安全感。星銳采用激光焊接技術,這項技術使得星銳4系在動靜態剛度上得到超過50%的提高,為車內乘員的安全提供了更為安全的保障。同時激光焊接工藝也提高了車身結合精度,從而也提升了車身韌性和抗疲勞性,降低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震動,延長車輛壽命。
超大空間 人貨兩宜
對于兼顧商用和家用的短軸歐系輕客而言,運載能力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作為市場上主流的3款車型,在滿足日常裝載需求上,星銳有不錯的表現,長寬高尺寸2380毫米×1800毫米×1630毫米,7.8立方米的空間具有很大吸引力。這么大的空間,但自重卻很輕,在同等運力情況下,極大地減輕了發動機的負擔。
就記者試乘試駕的這輛車而言,后排的腿部空間值得肯定,微胖的記者坐進去后,腿部還有兩拳左右的空間,在北京開往張北中都草原3個小時的車程中,絲毫都不覺得累。獨有的中滑門設計也顯得相當人性,中滑門開度達1.1米,與自動伸縮踏板組合,令乘員上下倍感便捷,裝卸貨物也更方便。
此次星銳的試乘試駕過程是愉快的。這樣一輛人貨兩宜的車,對于目標消費群體來說,應該有相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