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加快交通運輸現代化、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配套出臺了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等5個實施意見,形成了“2+5”政策體系。下一階段,福建省將進一步將選好著力點,切實改進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
著力優化節點功能布局 夯實發展基礎
在加快規劃建設綜合型客運樞紐、公共服務型物流園區的同時,將積極拓展提升在用運輸節點的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促進運輸節點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更大效能、提供更優服務。
優化布局。對于正在規劃或已規劃但未落地的運輸節點項目進行再梳理,促進項目選址科學、功能完備。主動對接發改、鐵路、民航等部門,促進綜合運輸樞紐中多種運輸方式同站立體換乘、無縫銜接。農村客運站建設按照“大鎮建大站、小鄉建小站(港灣式客運站)”的原則,因地制宜成熟一個建設一個。
拓展功能。結合新興業態,積極采取城市綜合體加交通綜合體新模式。城市公交、地鐵配套商業開發,以商養運、以商興運。綜合客運樞紐配套汽車租賃停車場,為汽車租賃開展異地還車及網絡化發展提供支持。
盤活資源。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功能。綜合利用郵政網點資源,有效促進郵政網點與交通客貨運站場、線路等資源共享,在代理票務、速遞物流、便民服務站點建設等方面加強融合,全面實現站場服務網格化和100%覆蓋。
著力扶持龍頭企業 助推集約發展
把扶持發展龍頭骨干企業放在綜合運輸體系構建的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其在提升綜合運輸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
扶持龍頭骨干企業。用活用好福建省政府《關于促進航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各項優惠政策,重點扶持集合多種運輸方式經營的綜合型交通運輸集團公司、具有公益服務性質的運輸企業、大型港口經營企業以及甩掛運輸等組織方式先進的物流企業。
培育特色新興企業。落實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鼓勵臺灣大型港航企業來閩投資建設碼頭和物流園區。積極組建本土郵輪公司,鼓勵在廈門開展包租外籍郵輪從事兩岸郵輪運輸業務。支持自有車輛達一定規模的汽車租賃經營者異地設立分支機構,簡化審批手續,實行備案制。
整合“小、散、弱”經營主體。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及股份制改造等多種形式集聚優質資源,加快公交、客運企業融合、改造、重組,化解市場矛盾,提升運輸集約化、服務一體化水平。
著力推進信息化 強化技術支撐
在推行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過程中,必須堅持需求導向,與時俱進,又要加強頂層設計,資源整合,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正確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形成推動合力。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做好頂層設計,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引導政策。完善信息基礎,建立覆蓋重要路段、航段、公共交通和重要樞紐等數據傳感網絡,拓展移動智能終端應用服務。提高行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覆蓋全行業的業務應用平臺和綜合管理信息體系。
充分尊重企業主體作用。以市場客戶需求為導向,支持企業在各種運輸方式生產組織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綜合運輸效率;營造良好環境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特別是對新技術新事物的出現可能沖擊傳統市場時,應更多考慮如何規范引導。
進一步加強政企合作。政府要為企業之間合作諸如IC卡一卡通的應用等居間協調,牽線搭橋。同時政府也可向企業購買信息服務或共同合作開發。
著力改革創新 加強服務保障
發展綜合運輸,需要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管理手段、服務措施等各方面進行創新,為綜合運輸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綜合運輸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與相關部門在重點項目建設、安全應急處置、綜合行政執法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配合,綜合施策、確保實效。逐步改革交通運輸行政審批制度。
推行服務管理標準化。加快推進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測評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覆蓋交通運輸建設、管理、運營、服務各領域的標準,推動運輸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強化績效信用考核。強化設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績效考核、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以及運輸從業人員信用考核,打造誠信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