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集團(ZF Friedrichshafen AG)今日宣布重大人事變動:現任首席執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將于9月30日離任,由現任董事會成員、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主管馬蒂亞斯·米德萊希(Mathias Miedreich)接任首席執行官一職。此次換帥正值這家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面臨業績下滑和戰略轉型的關鍵時刻。
柯皓哲
管理層重大調整
根據采埃孚監事會公布的決定,此次人事變動將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生效。與柯皓哲博士同時離任的還有董事會成員彼得·萊爾教授(Prof. Dr. Peter Laier),其離任原因被官方表述為"對公司未來戰略方向存在不同觀點"。
馬蒂亞斯·米德萊希
現年56歲的馬蒂亞斯·米德萊希自2025年1月起加入采埃孚董事會,負責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他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加入采埃孚前曾在多家知名汽車供應商擔任高管職位。
采埃孚監事會主席安德里亞斯·布蘭德(Andreas Brand)在聲明中表示:"米德萊希先生在汽車行業擁有卓越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國際經驗,他是引領采埃孚度過當前轉型期的合適人選。我們感謝柯皓哲博士在過去數年中的貢獻,特別是他在推進公司電動化轉型方面的努力。"
業績壓力成為換帥主因
此次突然換帥背后,是采埃孚近期面臨的嚴峻業績壓力。根據公司最新財報,2025年上半年采埃孚銷售額為197億歐元,同比下降10.3%;息稅前利潤大幅下滑42%至3.67億歐元;更令人擔憂的是,凈利潤由盈轉虧,凈虧損達1.95億歐元,而去年同期仍實現凈利潤4500萬歐元。
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對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造成巨大沖擊。采埃孚作為傳統傳動系統領域的領導者,正在努力適應這一行業變革,但轉型過程充滿挑戰。
戰略分歧與重組陣痛
據悉,采埃孚內部對于公司未來戰略方向存在不同意見。即將離任的董事會成員萊爾教授的離職原因直接點明了這一分歧,反映出管理層在如何應對行業變革方面可能存在不同主張。
為應對經營壓力,采埃孚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重組措施,包括計劃拆分電驅動部門以及大規模裁員計劃。這些措施在德國本土引起了強烈反響,數千名員工舉行示威游行,對管理層決策表達不滿,要求重新考慮裁員計劃。
米德萊希上任將面臨立即挑戰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巨大變革,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正在重塑產業格局。傳統零部件供應商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需要維持傳統業務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必須大力投資新技術研發以確保未來競爭力。
采埃孚的主要競爭對手,如博世、大陸集團等,同樣面臨類似的轉型壓力,都在進行調整重組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米德萊希的上任將面臨立即挑戰:他需要平衡短期財務表現與長期戰略投資,妥善處理重組裁員帶來的內部動蕩,同時加速公司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的轉型。
業績密切關注:采埃孚如何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采埃孚官方聲明表示,柯皓哲博士將繼續擔任顧問角色至2026年3月31日,以確保平穩過渡。柯皓哲本人表示:"在采埃孚工作十一年后,這是我移交董事長職務的最佳時機。我相信已經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任首席執行官米德萊希則表示:"我很榮幸在這個關鍵時期領導采埃孚。我們將繼續推進轉型戰略,加強我們的市場地位,并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采埃孚集團成立于1915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在全球約40個國家擁有16.5萬名員工。2024年集團銷售額達到466億歐元。
隨著汽車產業轉型進入深水區,采埃孚此次領導層變更將對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業界將密切關注米德萊希領導下的采埃孚如何應對當前挑戰,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