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車2月7日發布消息,公司于1月26日接受涇溪投資、淡水泉、萬泰華瑞等機構調研。公司接待人員:福田汽車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鞏海東,福田汽車副總經理、卡文汽車總經理秦志東,福田汽車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李慶華,福田汽車業務副總裁、海外事業部總裁付軍,福田汽車董事會秘書陳維娟,福田汽車財務計劃部總監許莉莉,福田汽車產品管理部總監李松濤,福田汽車董辦副主任、證券事務代表王桂青。
2024年經營情況介紹:
行業情況:2024年國內商用車終端市場換車需求動力不足,行業競爭加劇。據中汽協產銷數據,商用車行業整體銷售387萬輛,同比下降近4%。其中新能源呈現結構性增長,實現銷售57.6萬輛,同比增長近28.8%,滲透率接近15%,同比增長3.8個百分點。出口市場好于國內,商用車出口超過90萬輛,同比增長17.5%,滲透率達到23.35%,同比增長約4.2個百分點。
公司銷量情況:公司2024年銷售61.4萬輛,同比下降2.7%,市占率15.86%,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新能源銷量5.4萬輛,同比增長近35%,市占率提升至9.38%,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出口銷售15.3萬輛,同比增長17.3%,市占率17%,與去年基本持平。
管理與降本增效:公司通過不斷推進管理創新和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運營、建立全生命周期產品成本控制體系、推進價值鏈組織整合、降低采購成本、人工成本、期間費用等,毛利率同比上升,有效抵減外部市場不利影響。
業績與分紅情況:由于2024年重卡行業競爭激烈,內卷嚴重,市場價格不斷下探,H6高端產品前期投入較大,重資產運營,且2024年銷量不及預期,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上述因素導致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大幅降低,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約7000萬元,同比降低約92%。在投資者回報方面,由于公司近幾年未分配利潤為負,不具備分紅條件,但近年來積極通過回購向市場傳遞信心,2024年公司注銷回購股份8636萬股,共計約3億元,相當于分紅。后續隨著公司業績增長,當達到分紅條件時將按《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實施分紅。
總體來看,雖然2024年沒有達到預期的經營結果,但公司擁有完善的產品布局、規模化而且能與時俱進的供應商和經銷商網絡,基礎扎實、健康。公司擁有很強的調整變革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將繼續堅持成為綠色科技和市場領先的國際化企業的愿景,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推進二次創業。2025年要堅定地做好新能源、國際化、中重卡等戰略業務,通過產品戰略與創新、市場拓展、營銷模式創新、產業鏈協同戰略等增長策略,打開多條增長曲線。
提問環節:
1、 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的情況如何,預計會拉動國內重卡、輕卡銷量嗎?
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在1月7號發布,政策力度有所增加,在2024年國三以舊換新基礎上拓展到國四。國四目前保有量規模比國三大得多且出勤率較高,政策出臺后向新能源轉化的力度也比較大。這次政策的實施范圍主要是營運類重卡,根據2024年國三的置換比例來看,公司預計國四置換率在20%以上。
2、如何看待輕卡重卡電動化滲透率的進展,預計未來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
據中汽協產銷數據,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6萬輛,同比增長近28.8%,滲透率接近15%,其中重卡2024年純電動目標市場約7萬輛左右,國內滲透率11%;輕卡2024年純電動目標市場26萬輛左右,滲透率14%。2025年政策支持、新能源產品成本優化將拉動新能源繼續增長,預計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將達到84萬輛甚至更高,同比增長約45%,其中輕卡純電動滲透率將超過20%,到2030年滲透率可能達到50%以上;重卡純電動滲透率有望突破20%,2030年之前主要在短途場景,2030之后在其他場景滲透率將所有突破。
3、輕卡行業AMT滲透率這幾年提升趨勢明顯嗎?電動化后會對AMT有影響嗎?
AMT模塊應用受汽車行業模塊成熟度影響較大,在商用車智能化趨勢下,各廠商都在布局。
目前AMT應用場景未實現全面覆蓋,處于增長初期,但隨著模塊規模增長、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滲透率會快速提升。公司從重卡到輕卡都在做AMT產品布局,總體市場份額能達到40%左右。電動化趨勢下,雖然會對傳統能源的AMT形成沖擊,但商用車場景復雜,傳統能源在一些中長途等場景仍有市場機會。目前輕卡AMT因價格和用戶認知差異,成為制約滲透率的關鍵因素,但AMT的應用降低了司機的工作強度,改善司機駕駛習慣,提升了客戶運營效率和舒適性,未來市場需求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4、重卡行業AMT滲透率目前的情況如何,公司在該領域的市占率是多少?
重卡行業傳統能源中,AMT銷量接近9萬臺,占國內重卡銷量比重約15%,在長途干線、中長途物流場景中客戶需求度和滿意度較高。公司在傳統能源重卡AMT細分市場占有率25%以上,連續五年在該細分市場處于引領地位。
5、如何看待卡車出口市場空間,近兩年是否有增速下降的可能性?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輕卡出口43.3萬輛,同比增長31%;中卡出口3.4萬輛,同比增長39%;重卡29萬輛,同比增長5%。卡車行業(除微卡外)整體出口75.8萬輛,同比增長20%。公司判斷卡車行業出口空間廣闊,2025年及未來幾年前景樂觀。
原因如下:一是中系產品在功性能、質量上大幅度提升,售后服務日趨完善,品牌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中大幅提升,同時,供貨周期短、規模效益價格競爭力優勢凸顯,增加了客戶對中國品牌認可度和購買意愿;二是國內新能源滲透向海外溢出,中國商用車在新能源方面具備競爭力;三是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產品組合逐漸完善,且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屬地化運營給當地市場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四是全球經濟在2025年預計有較好增速;五是公司自身產品高端化、智能化有較大優勢。雖存在關稅調整、地緣政治等不利因素,但整體出口空間仍較為樂觀。
6、公司海外重卡銷量提升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一是國內和海外重卡業務高效協同,同平臺整合國內外資源提高競爭力;二是在海外推出高端產品,投放全新銀河產品參與高端市場競爭,形成中高端不同產品組合,滿足不同市場需求;三是加大在戰略市場屬地生產運營投資;四是加大海外重卡銷售隊伍人員建設和組織建設投入。
7、2025年公司重點發力的業務有哪些,提升的手段是什么?
2025年公司核心業務在中重卡、新能源、國際化。中重卡方面:2025年A6重卡/M6中卡等新平臺產品上市銷售,能耗、輕量化等核心特性大幅優化,支持公司重卡/中卡整車產品競爭力躍升;同時積極推動網絡渠道數量、覆蓋度快速提升,形成全價值環節作業能力,全方位覆蓋用戶場景,為客戶創造價值;新能源方面:2025年卡文VAN、輕卡等新平臺產品將陸續投放市場,后續將圍繞輕型、重型全品類商用車的儲能生態、三電生態、商業模式等方面做全新布局,在廠端做好能力建設,同時拉動分銷體系快速向新能源業務轉型;國際化方面:2025年以重卡、皮卡等重點產品為基礎,在高、中、低端等區域做全面推廣,并將在人員隊伍擴充、渠道開發培育、屬地產業投資方面做進一步安排。
8、公司對2025年三項費用的控制情況如何?
三費控制方面,公司一直在開展降本增效工作。銷售費用會根據場景化和精準定義客戶,通過營銷端改善、提高線索成交率和降低線索成本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嚴控管理費用;研發費用方面,在新能源以及智能駕駛等新領域持續飽和投入。
9、如何看待混動在新能源商用車里作為一種技術路線后續的發展前景?自身會如何發展這部分能力?
公司前幾年一直在混動上持續投入,輕卡混動產品2023年已投放市場,重卡混動產品在2024年5月份投放。混動技術路線在純電動無法滿足需求的工況場景中相對比較適合,目前減排效果也比較明顯,在2030年之前是與純電互補的一種解決方案。公司在混動方面研發投入較多、產品布局較為全面,覆蓋重卡、輕卡和客車,目前正結合車輛運行工況,進行自主混動系統開發。
10、如何看待混動的具體進展和市場潛力?2024年混動在新能源商用車里占比低,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的問題?后續成長速度如何?
2024年混動滲透率不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部分城市混動沒有路權優勢,與純電動有差距;二是供給端方面,在可靠性和節油率上有待進一步提升,但隨著供給端技術突破、多種混動路線聯合發展,節油率持續改善,同時混動模塊成本降低,整車購車成本也將大幅下降,預計這一優勢可能在2026年左右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