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6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2024年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及配件展(IAA)上,來自中國的創業公司速豹科技亮相展會。此次展會上,速豹科技與歐洲商用車制造商斯太爾(Steyr)汽車達成了戰略合作,并發布了雙方合作的面向歐洲市場的純電動車型。這是速豹科技首次參與大型國際展會,并首度與海外整車廠開展戰略合作。
速豹科技,全稱江蘇速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在江蘇溧陽成立,目前該公司在北京、上海、斯圖加特等地設立了研發分中心,在溧陽、榆林設立了試制及核心系統制造基地。速豹科技成立以來,已獲得順為資本、德同資本等投資機構及陜西榆林、江蘇溧陽等地方政府基金的支持。
今年4月,速豹科技面向國內市場發布了一款名為“速豹黑金剛”的電動牽引車,該車由速豹與江淮汽車合作生產,目前其更多的產品還在開發推進當中。
此次與速豹科技達成合作的斯太爾汽車,是奧地利的一家商用車企業,主要生產汽車、卡車和軍事車輛等。斯太爾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百年前,在中國這家公司也有不少業務,近年來經過一系列業務重組,加上新能源發展的契機,斯太爾的重卡在重回生機。
對于速豹科技與斯太爾汽車在海外的此次聯手,速豹科技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劉超表示:“速豹的愿景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卡車運輸行業的新能源化轉型,‘賦能者’戰略是速豹面對全球化市場堅定而開放的選擇,對速豹而言,賦能者戰略是推動實現凈零運輸的最有效途徑。”
國內外“兩步走”
9月18日,在速豹科技組織的一場媒體溝通上,速豹科技品牌與市場副總裁于洋表示,在商業邏輯上,速豹科技在國內是一家整車廠,但也采購自研的數字化底盤、控制器、動力橋等部件,也即同時其也是一家供應商。目前速豹科技作為供應商的身份,更多體現在海外市場,其與合作伙伴保持多元的開放性合作。
此次速豹科技與斯太爾汽車的具體合作分工為:由斯太爾負責品牌、整車生產、其他系統、部分銷售、售后服務營銷;由速豹科技負責核心系統和零部件、整車集成,部分銷售和補能生態。
在中重卡電動化方面,國內市場發展較快,而海外市場在技術、供應鏈成本及充電方面還有差距,也正是基于對國內外市場情況的分析,速豹科技在國內和國外采取了不同的發展戰略。
速豹科技為海外合作企業提供的是開放式的合作,海外整車企業可以選擇速豹科技的某些部件,也可以采用整體方案。據速豹科技方面透露,除了斯太爾汽車,速豹科技還在與歐洲另一家商用車企業商談業務合作。
速豹科技成立時間僅有短短兩年多,其能夠被海外重卡公司看中,與其在電動化技術方面的研發水平有關。速豹科技的核心團隊是由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德國大陸集團前高管團隊組成,團隊研發占比70%。自公司成立起,速豹科技就確定了要走全棧自研的道路,其目的一方面是實現核心技術自主掌握,另一方面是為了真正降低整車能效、實現更高智能化。
當前,占全國整車保有量僅3%的商用車中重卡,碳排放比例占到56%。在汽車行業,乘用車已經歷了由燃油向新能源的全面轉型,目前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而中重卡的電動化還沒有大規模開始,速豹科技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電動重卡的“革命者”和普及者。
“我們預測,未來10年全球的中重型卡車的電動化率要提升到30%,大概就是100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市場。”于洋表示,“在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和成本優勢的中國供應鏈中,我們預計一定會有1—2家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市場,且能夠拿到大于1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技術重在效能與智能
速豹科技的全棧自研技術追求整車能效與智能化兩大重點,當前其開發的技術方案包括整車智能能量流管理系統、分布式和集中式分時驅動電驅橋系統、整車876V高壓平臺、搭載超低溫熱泵的一體化熱管理系統。擁有成熟的技術方案,這是速豹科技能夠與國際商用車巨頭達成合作的一個前提。
比起傳統的“油改電”重卡,速豹科技方面稱,其自研的技術可以顯著地實現中卡車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其中,輕量化技術可以使得整車質量降低20%,續航提升30%,充電速度提高350%,若采用底盤換電模式則僅需4分鐘,5年生命周期總成本可降低50萬元。
“我們的能效,換算成能源價格的話,大概是八九毛錢一公里,遠低于加油的費用。如果是夜間充電還會更便宜。”于洋表示,速豹科技的技術,就是讓整車以更低的效拉更多的貨,在生命周期中使用成本更低。
此次速豹科技與斯太爾汽車合作的首款車型,是一款名為eTopas 600的電動牽引原型車,該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整車使用壽命為180萬公里,搭載速豹自研雙電機系統,整車額定功率394kw,最大功率692kw;搭載876V碳化硅高壓平臺,配合dual CCS2充電方案,一次補能僅需38分鐘,同時支持兆瓦級超充。同時,這款車搭載速豹超低溫熱泵,工作溫度下探至-30℃。eTopas 600將于2025年底正式量產銷售。
速豹與斯太爾汽車還共同打造了載貨車系列——eEmerald,此系列將有三款產品推向市場,分別提供不同動力、續航及駕駛室規格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eEmerald系列車型也將同步于2025年底正式量產銷售。
與DHL共建補能體系
速豹科技除了開發整車技術,還在補能體系、購車金融服務、儲能方案等領域做生態體系建設。同時,速豹科技的產品技術兼容定制化車身與上裝、智能化售后運維及高級別自動駕駛。
商用車的生產資料屬性,決定了在一些場景中能夠更快地切入電動化。當前,速豹科技主要發力大宗物流場景的電動化,例如與物流公司開展合作,推動煤運車型的電動化發展。與電動乘用車可以自尋充電樁不同,電動商用車更追求運營效率,因此更方便穩定的補能體系必不可少。于洋表示:“只賣電動卡車不考慮補能網絡,就很難能夠投入實際的商業化運營。充電體系也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公司很重要的一點。”
為解決電動重卡的補能問題,速豹科技在國內及海外與合作伙伴共建補能網絡。在國內,速豹科技已經在榆林等地的運煤線路上布局了充電網絡。同時,這些充電站也能夠為其他乘用車充電。“速豹在國內的車,電量一般是300度和400度,在國外提供的車則是600度電,不管什么樣的場景,卡車都是一天一充。在速豹的商業邏輯里,充電樁的運營效率和經營流水,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商業收入。賣車并建充電站,是速豹在早期就規劃好的一個閉環商業路徑。”于洋說。
在此次IAA車展上,速豹科技宣布與全球物流巨頭DHL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及生態建設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根據此次戰略合作內容,速豹將利用自身的電動卡車技術方案幫助DHL集團的自有車隊和合作伙伴打造更為高效且成本合理的電動化運營模式。DHL也將利用其豐富的物流行業實戰經驗及資源,與速豹一起研究并創新低碳、零碳運輸的新模式,在車輛需求與采購,運營優化,補能設施,及供應鏈優化方面開展全方位一體化的合作。
從成立兩年到在國內市場發售新車,再到亮相IAA車展并與國際整車巨頭合作,速豹科技這家來自中國的“商用車新勢力”,不斷加速拓展其市場覆蓋面。未來,速豹科技還將繼續為更多的海外公司“賦能”,但身為一家創業公司,現階段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力點主要集中在歐洲。(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