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譚旭光的工作行程依舊排得滿滿當當,快節奏的背后,傳遞著企業高速前行的澎湃激情。
6月1日-2日,譚旭光在濟南分別主持召開山東重工集團國內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和國際增量市場業務調度會,圍繞打贏六月份、搶跑三季度,統籌做好集團國內和國際增量業務謀劃。
6月12日上午,譚旭光到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和濰柴雷沃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調研,要求重大項目建設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進一步釋放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
6月12日下午,譚旭光主持召開濰柴集團領導干部會議,刀刃向內、不留情面、深入解析,通過20多個企業內部的典型問題案例,及時為年輕干部吃“感冒藥”、打“預防針”,堅定打造支撐集團邁向世界一流的鋼鐵團隊。
6月13日上午10:00,譚旭光主持召開山東重工·濰柴集團·中國重汽聯席會議,系統調度山東重工各級公司6月上旬經濟運行情況、中國重汽國內外市場銷售情況、濰柴大數據中心發電機組業務和意大利法拉帝公司治理情況,并安排部署重點工作。
從以上行程可見,6月伊始至今,譚旭光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經營,一邊還在抓隊伍思想,建強干部隊伍。
當前,我國汽車行業深陷“內卷”之中,多數企業難以盈利,無法投入大規模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創新。在這樣高度“內卷”的形勢背景下,“仗怎么打,兵怎么練?”譚旭光給出了他的方法。
打造智能工廠,是譚旭光做優做強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先手棋”和“拿手棋”。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為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2021年5月立項,2023年11月投產,總投資100億元的濰柴高端發動機數字化工廠,作為全球行業第一個發動機數字化無人工廠,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方面位列世界一流,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盡管中國制造業發展很快,但是作為農業大國的也要補上農業裝備上相應的短板。斥資30億元打造的濰柴雷沃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是國內農機行業首家綠色智慧工廠,建成投產后,將引領我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同時也將助力濰柴雷沃坐穩中國農業機械行業龍頭地位,開拓更大的藍海市場。
新質生產力比傳統生產力更加依賴高素質、創新型的人才。譚旭光直言:“一把手要親自引才、大膽引才、全球引才、當地引才,不重數量重質量。大敢花錢、花大錢引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駕駛等領域的頂尖人才。”
“新質領導力”的實質即是“變革創新領導力”。譚旭光首次提出了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有具備新質領導力的團隊的方法論。年輕干部是企業發展的生力軍,如何才能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譚旭光針對年輕干部在國內外激烈市場競爭中暴露的突出問題,及時為年輕干部吃“感冒藥”、打“預防針”,并對集團干部提出4點要求,即“強化新提拔干部的崗前剛性培訓、持證上崗;強化干部360°評價,進一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剛性機制;強化領導干部多崗位輪換交流;強化以上率下,讓濰柴文化融入所有員工的血液中。”如此這般,才能堅定打造支撐集團邁向世界一流的鋼鐵團隊。
在戰略布局上,由“內卷”變為向全球高價值市場的“外展”。譚旭光部署今年的戰略重心從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國內市場要占有率、國際市場要銷量,并以超常規的速度抓好國際市場,實現今年產品出口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比重力爭達到40%,釋放出山東重工在全球化布局的最大價值。
上下同欲,全力打贏上半年,確保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增加值、利潤、歸母凈利潤大幅提升,力爭再創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