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天津舉辦的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開幕式上,我國內燃機行業最新技術成果——由濰柴動力研發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柴油機發布。這是濰柴動力繼2020年9月份、2022年1月份和2022年11月份分別突破柴油機本體熱效率50%、51%、52%后,第四次突破極限。
????同時,內燃機在“雙碳”背景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成為本屆世界內燃機大會的重要議題。
????屢破行業紀錄
????自柴油機問世以來,熱效率的持續提升始終是國際難題,它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內燃機綜合實力的指標。
????本屆世界內燃機大會上,國際權威檢測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北亞區副總裁何諾貝、中國內燃機專業檢測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鐵成分別將熱效率突破53%的測試報告和檢測證書頒發給了濰柴動力。
????濰柴動力發動機研究院副院長竇站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此前52%熱效率柴油機基礎上,我們上百人的研發團隊,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攻關,圍繞燃燒、空氣、燃油、摩擦等四大系統,創新性開發了四大關鍵核心技術——高膨脹燃燒技術、混流增壓技術、高效燃油噴射技術、低阻減摩技術,將柴油機本體熱效率再次提高了1個百分點。”
????根據目前中國柴油機保有量測算,與45%至46%熱效率水平相比,53%熱效率柴油機經濟性提升14%左右,每年可節約燃油約3100萬噸,減少碳排放約9700萬噸。按照重型牽引車一年跑25萬公里測算,每年可以節省柴油1.2萬升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動機的熱效率就代表了它的能源轉化效率,使用更高熱效率的發動機,既省了錢、節了能,又減少了碳排放?!?/p>
????據悉,除交通運輸領域外,該項技術成果未來還將應用到工程機械、農業裝備、船舶、發電設備等領域,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內燃機仍將是主要動力源
????內燃機行業持續取得突破固然可喜,但在動力系統電氣化、生產運行智能化、經濟發展低碳化的轉型趨勢下,內燃機行業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當然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為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致辭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內燃機產業要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關鍵的著力點,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確立實現技術跨越和行業引領的水平,牢牢把握住電動化、智能化、集團化的大趨勢,處理好能源動力轉型和內燃機技術創新的內在關系。”
????會議期間,多位來自內燃機產業鏈的權威人士都認為,內燃機目前是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是陸上運輸、工程機械、遠洋運輸及國防裝備的主導動能,也是推動節能減排以及碳減排最具潛力的產品。
????聚焦到汽車行業,安鐵成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加速期,內燃機雖然面臨新能源汽車崛起和電動化趨勢的挑戰,但在傳統動力、混合動力及新能源動力系統多元并存的未來,內燃機仍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p>
????萬鋼認為,內燃機行業未來的發展要堅持高效、智能、綠色和低碳的方向。除了持續突破內燃機本體熱效率、可靠性等關鍵指標,他特別提及要以混合動力來驅動內燃機的融合發展。
????萬鋼說:“通過內燃機和電驅動的技術結合,與智能控制融合,提升了內燃機與電力驅動的集成度、智能化、舒適度,面向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可帶動產品動力性能的轉型升級。”
????此外,氫能燃料電池未來發揮的作用也會很大。萬鋼表示:“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是商用車加快電動化轉型、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技術路徑?!蔽磥?,我國也將科學布局、程序發展、適度超前地建設氫能供給系統,逐步構建跨區域聯通的氫能高速公路綜合示范線,以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來加速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加速商用汽車的電動化、低碳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