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濰柴動力執行CEO張泉在濰柴動力非道路產品2023年商務大會上,再次提及濰柴道路+非道路“雙百萬”發動機戰略目標,讓外界看到了濰柴實現“雙百萬”戰略目標的決心和和信心。
濰柴如何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雙百萬”戰略,再造一個新濰柴的目標?
首先在產品布局上,濰柴近10年來,濰柴僅發動機技術研發費用就突破了300億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讓濰柴早在法規實施前,就已經提前完成全系列道路國六、非道路四階段平臺產品布局,并于2021年就取得中國首張非道路國四排放環保信息公開單,成為行業首個獲得道路和非道路 “雙第一”排放認證的企業。
研發費用年年大幅增長,為濰柴高速發展奠定了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在歐洲等海外市場,不斷完成高端技術品牌戰略并購并落地中國,堅持“以我為主、鏈合創新”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握在手中,解決卡脖子問題。
經過十年多來的研發耕耘,濰柴牢牢掌握了重型動力總成、液壓動力總成、農業裝備CVT動力總成、新能源動力總成等四大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無論是在道路還是非道路發動機領域已經具備了和國外巨頭抗衡和進口替代的能力。在國家大力倡導解決卡脖子問題,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濰柴可以說是國家戰略的重要實踐者。
濰柴動力此次推出的全系列全新平臺產品,排量覆蓋2~340L,功率覆蓋18~10000kW,柴油、天然氣、甲醇、氫氣等多種燃料布局,覆蓋道路、工程機械、農機、發電、船機等全領域細分市場,新平臺產品較競品在經濟性、可靠性上實現大幅度提升。這些優異的產品是濰柴實現“雙百萬”目標的底氣所在。
在服務保障上,濰柴在全國擁有34個駐外中心,6300余家非道路四階段服務能力的服務站,可提供“發動機+液壓”一體化服務。78家配件網絡、價值18億元的油配品儲備,一體化智慧倉儲管理平臺,服務高效有保障。
目前,國產動力替代進口動力是大勢所趨,濰柴擁有兼具“歐洲品質+中國成本”優勢的大缸徑高端發動機、行業內獨一無二的動力總成系統,尤其“濰柴高端發動機+林德液壓動力總成”更是拉動農業裝備、工程機械市場增長的重要保障,加上覆蓋全球的售后服務網絡、代理商體系為用戶解決使用濰柴產品的后顧之憂。濰柴憑借這些領先優勢,在工程機械領域、礦用、道路、工業動力等領域實現全面替代進口產品,指日可待。
2022年,在國內市場低迷的背景下,濰柴各細分市場占有率均有所提升,整體份額位列全國第一。其中,工程機械領域在裝載機、寬體自卸車、履帶起重機等優勢市場保持引領地位;中速機市占率牢牢占據行業第一地位;農業裝備、能源電力等產品市占率持續提升,發動機出口業務和M系列大缸徑產品銷量大幅增長超過50%。
當前,國內外5G大型數據中心備用電源需求超高速增長,遠洋捕撈、公務用艇、內河航運、工程機械大型高端裝備、大型高端農機裝備等領域的動力需求也增長顯著,加上工程機械進口替代、農機裝備智能化大升級、非道路國四標準實施推進等利好因素,這些都將推動濰柴全面加速發動機產品結構性調整,達成“雙百萬”戰略目標,十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