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天然氣價格正在上演一輪“史詩級”行情。亞洲市場過去一年暴漲6倍,歐洲市場14個月內漲了10倍(去年年中約6歐元/kW),美國市場也達到10多年來的最高點。中國也不例外,據wind數據,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價格達到6086.2元/噸,較今年上半年上漲一倍。
隨著世界各國的經濟開始復蘇,天然氣供應缺口也一直在擴大,許多國家的天然氣庫存“告急”。2020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43%。在今年全球天然氣價格攀升期間,中國液化氣價格也從年初的3000飆升至近期的6000附近。
據天風證券研究報告,2021年上半年,國內天然氣需求在“碳中和”和“煤改氣”背景下快速增長,總表觀消費量達到1851億方,同比增幅16%。2011—2020年,在天然氣市場需求復合增速達10.6%的情形下,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復合增速僅為7.0%,導致國內天然氣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側面印證我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高,也意味著國內擴產迫在眉睫。
據生意社數據監測:9月30日國內液化天然氣均價為5650元/噸,較周初價格6110元/噸價格下跌460元/噸,月內跌幅7.53%,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14.83%。
根據2021年7月5日-9月26日周度漲跌幅可以看出,國內液化天然氣7月份開始開啟上行通道,8月初開始下跌,下半月后繼續補漲,9月小跌后9月13日當周繼續上行而后回調,波動劇烈,但始終是漲多跌少。
歐洲能源短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氣候以及環保政策的影響,但其中,俄羅斯也占了不小的一部分原因,但今年,俄羅斯能源公司遭遇了火災,這令俄羅斯損失慘重的同時,也讓能源的供應能力大幅度下降。
俄羅斯夾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除了歐洲需要能源,中國也同樣需要,對此,俄羅斯方面已經做出了承諾,來自俄羅斯的能源將會優先滿足中國的需求,確保中國冬奧會能夠順利舉辦。俄羅斯在此刻做出這般承諾,無疑是又一次證明了中俄友誼堅不可破。
回溯2017年冬季,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一度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此輪天然氣漲價與2017年有很大區別。當時,供需緊張主要體現在國內,但是全球天然氣供需較為寬松。而此輪天然氣短缺為全球現象。目前來看,缺氣、缺電、油價和天然氣價格處于高位的格局很難徹底逆轉。多家機構預測,廉價天然氣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5年天然氣價格將處于高景氣狀態。
總部位于新疆一家涉及天然氣運營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我國天然氣進口量持續攀升,對外依存度也逐年上升,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對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影響逐漸增大。”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天然氣價格在今冬或再度站上,直逼2017年國內“氣荒”時的價格,“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或成天然氣行業的常態。
國泰君安認為,預計2022年LNG供給仍然偏緊張,價格易漲難跌。盡管2022年底液化能力新增較多,但是考慮到裝置負荷提升需要的時間等因素,預計對2022年的供給能夠提供的增量有限。而在不考慮極端天氣氣候的影響下,預計2022年LNG需求增速為3%。碳中和的能源轉型方向以及長期氣候的不確定性支撐天然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