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000338.SZ)發布公告,為優化控股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下稱“陜重汽”)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打造新能源、智能網聯等自主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實現陜重汽持續健康發展,經公司與陜西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陜汽集團”)協商確定雙方按當前持股比例(公司持股比例為51%,陜汽集團持股比例為49%)分別對陜重汽增資不超過人民幣40.8億元和人民幣39.2億元,增資款項分期到位,其中首期分別增資人民幣10.2億元和人民幣9.8億元。
據濰柴動力公告顯示,2020年陜重汽實現營業收入658.4億元,盈利15.3億元。濰柴動力和陜汽集團已經很多年沒有對陜重汽進行增資,根據筆者對濰柴動力的長期跟蹤研究,分析本次增資可以概括為"一加、一減,一升、一降"四個目的。
加——同比例投資,共同加大資源支持
2005年,濰柴動力戰略吸并湘火炬,控制其旗下陜重汽、法士特和漢德車橋等一系列資產,從此拉開重卡黃金產業鏈時代。在"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的強大支持下,陜重汽迎來了快速跨越式發展,銷量從2005年的1.4萬輛增長到2020年的18.1萬輛,增長11.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目前穩居中國重卡行業第一梯隊。
公告稱,濰柴動力與陜汽集團首期同比例增資陜重汽20億元,雙方共同給予陜重汽以資金支持,推動打造陜重汽新能源、智能網聯等自主核心技術競爭優勢,支持陜重汽實現"十四五"戰略規劃,占領未來技術、市場新高地,搶占發展先機,實現創新驅動、戰略轉型,推動企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減——節能減碳,搶抓"新四化"先機
從中長期"雙碳"戰略目標以及近期能耗雙控的政策要求等,可以看出未來重卡的節能減碳勢在必行。同時,基于商用車的排放要求和投資屬性,也決定了汽車"新四化"率先應用在商用車上,也更具有迫切性和經濟性,目前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可以說,重卡整車廠商只有在"新四化"領域快速布局,形成優勢,才可以走的更穩更長遠。或許搶抓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先機是本次增資的重要目的。
當然,在傳統柴油機領域,有濰柴的黃金動力總成為陜重汽重卡加持與賦能;在新能源領域,論技術研發、產業鏈布局及戰略定位,濰柴都已做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純電動、混動和氫燃料電池系統將繼續為陜重汽的新能源產品添彩。
升——提升產品力,打造國際一流重卡廠商
進入國六階段,重卡行業合規化、高效化、高端化進程加快,行業競爭進入存量博弈,競爭格局進一步向頭部集聚。在此背景下,對重卡整車廠商來說,要形成絕對領先的產品力,才能搶占發展先機。
據了解,陜重汽"十四五規劃"要在2025年達成年銷25萬輛重卡的目標。這需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入完善產品鏈條和產業布局,加快升級換代,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這個時點進行增資發力,無疑是在為未來蓄勢,提升陜重汽產品力和競爭力,推動陜重汽向國際一流重卡廠商邁進。
降——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抗風險能力
近年來,陜重汽的資產負債率偏高,對其發展形成了一定限制。而對于像濰柴動力這種風格穩健的公司,對風控的管理一直比較嚴格。
預計通過本次增資,會使陜重汽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至更合理的水平,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可以增強陜重汽的持續發展后勁,對其長遠健康發展來說也是有很大裨益的。
圖1 陜重汽資產負債率走勢
數據來源:濰柴動力公告
逆向投資是濰柴屢試不爽的打法。今年下半年,因為行業淡季及需求提前透支等因素,重卡行業銷量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濰柴動力又開始了逆周期布局。公告稱,首期20億增資到位后,濰柴動力與陜汽集團將結合陜重汽的資金需求及經營情況,另行協商確定后續投資。在重卡行業競爭格局向頭部集聚的背景下,未來陜重汽的發展值得期待。